打开APP

科研人员揭示介体昆虫M6A甲基化修饰参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传毒过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毒病害流行与控制创新团队通过定量检测和免疫荧光标记等方法,发现介体灰飞虱获得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后m6A修饰水平下降,揭示了m6A修饰限制病毒的复制,同时病毒又反作用于m6A修饰达到其持久性传播的目的。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分子植物病理学(Molecular Plant Pathol

2021-07-19

Cell Reports:发现水稻低温感受器COLD1调控维生素E-K1网络耐寒新机制

  温度是影响水稻品种形成和地域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亚洲栽培稻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籼稻低温耐受性较弱,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南和淮河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粳稻低温耐受性较强,主要分布于我国北部和东北部。目前,学界对籼、粳稻低温耐受性差异的分子基础已有一定的了解,低温感受器编码基因COLD1在籼、粳稻之间存在明显差异,COLD1中单个核苷酸

2021-07-22

研究人员编辑感病基因 创制水稻广谱抗病新材料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水稻感病基因,实现了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广谱抗病性改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学报(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上。据宁约瑟研究员介绍,稻瘟病(Rice blast)和白叶枯病(Bacteria l

2021-07-08

Molecular Plant:研究发现调控水稻籽粒形状的新机制

  水稻粒形是影响其产量的重要因素,也是重要的商品性状。不同地域的人们对米粒外形的喜好不同,因此调控水稻籽粒的长宽比成为育种目标之一。科学家前期研究发现,G蛋白信号对水稻籽粒长度有正调控作用,但其分子机理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种康研究组与中科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团队、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傅

2021-07-06

The Plant Cell:研究阐明了生长素在调控水稻旗叶夹角中的作用机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张大兵教授团队在植物学著名期刊The Plant Cell发表了题目为“AUXIN RESPONSE FACTOR 6 and 17 control the flag leaf angle in rice by regulating secondary cell wall biosynthesis o

2021-07-13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研究揭示水稻组蛋白甲基化调控根系核心菌群

  根系微生物组与植物的养分吸收、抗病抗逆等生长发育过程密切相关,其在植物根系的定殖和组装受环境和植物遗传途径等因素的影响。表观遗传调控是调节染色体行为和基因表达的重要机制,探究表观遗传途径与植物根系微生物的关系能够更系统地揭示植物生长发育过程。表观遗传调控与宿主微生物组的关系已在动物模型中得到研究,但在植物中相关研究较少。中国科学院遗传

2021-07-12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揭示低温逆境下水稻叶绿体发育的分子机理

  近日,水稻所优质稻育种团队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期刊上发表了题为“CDE4 encodes a pentatricopeptide repeat protein involved in chloroplast RNA splicing and affects chloroplast

2021-07-10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研究揭示OsAGO2调控水稻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的新机制

  近日,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在JCR一区Top期刊《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ARGonAUTE 2 increases rice susceptibility to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infection by epigenetically regul

2021-06-23

研究解析水稻生殖期phasiRNA结合的AGO蛋白的稳态调控机制

水稻AGO蛋白MEIOSIS ARRESTED AT LEPTOTENE1 (MEL1)通过结合生殖细胞特异性的phased small RNAs (phasiRNAs),在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中发挥作用。MEL1蛋白的表达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调控,并在减数分裂后被迅速清除。但是,MEL1为什么需要在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被精准调控?又是如何调控的?近日,中山大学生

2021-06-18

日本团队开发出适应气候变暖水稻

  据《日刊工业新闻》报道,东京大学矢守航副教授等开发出适应地球气候变暖的高产水稻。该水稻在高温环境下的光合作用能力增强,生物质产出量较野生水稻提高约26%。作物产量主要取决于其光合作用能力,但光合作用在高温下易受抑制。地球年平均气温每上升1℃,世界水稻产量就会减少17%。该研究小组发现导致高温下光合作用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固定二氧化碳

202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