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研人员揭示介体昆虫M6A甲基化修饰参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传毒过程

  1. 甲基化

来源:植物保护研究所 2021-07-19 17:1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毒病害流行与控制创新团队通过定量检测和免疫荧光标记等方法,发现介体灰飞虱获得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后m6A修饰水平下降,揭示了m6A修饰限制病毒的复制,同时病毒又反作用于m6A修饰达到其持久性传播的目的。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分子植物病理学(Molecular Plant Pathol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毒病害流行与控制创新团队通过定量检测和免疫荧光标记等方法,发现介体灰飞虱获得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后m6A修饰水平下降,揭示了m6A修饰限制病毒的复制,同时病毒又反作用于m6A修饰达到其持久性传播的目的。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分子植物病理学(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上。

据王锡锋研究员介绍,昆虫m6A甲基化修饰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RNA甲基化修饰类型,参与寄主本身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和免疫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病毒侵染寄主后,m6A修饰也会对寄主体内病毒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协同寄主调控病毒的侵染、复制和扩散等过程。目前为止,m6A修饰对于介体昆虫及其传播病毒的影响还未见报道。

该研究首先通过定量检测和免疫荧光标记等方法,发现携带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灰飞虱体内m6A量下降了21.42%,其肠道中m6A荧光强度仅为无毒灰飞虱的55.8%,说明携带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影响灰飞虱m6A甲基化修饰,而通过抑制灰飞虱甲基转移酶基因的表达后,发现灰飞虱m6A水平下降了21.12%,说明二者具有甲基转移酶的功能。进一步对获毒3天的灰飞虱进行RNA干扰,抑制这两种酶的表达后,灰飞虱体内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含量显着增高。因此,m6A甲基化修饰对灰飞虱体内病毒复制有负调控作用,而病毒又反作用于m6A甲基化修饰,双方的相互博弈使病毒的浓度维持在既成功传毒又不对虫体造成显着伤害的阈值。这是有关m6A甲基化修饰在介体昆虫传播病毒机制中的首次报道。(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