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ant Physiol:朱祯等发现几丁质酶参与水稻纤维素合成

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复杂多糖网络结构,为植物体提供机械支撑。水稻细胞壁研究对于抗倒伏等农艺性状的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植物类几丁质酶作为一类糖苷水解酶,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多个过程,包括细胞壁代谢和植物的抗病性。水稻基因组中存在37个编码几丁质酶蛋白或类蛋白的基因,但目前相关研究工作甚少,仍缺乏遗传学上的证据。

2012-08-23

Plant Cell:王金发教授团队解析水稻天然免疫识别机制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金发教授团队在植物天然免疫识别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两个能够同时识别真菌与细菌的病原相关分子,并引发天然免疫反应的水稻膜蛋白受体。 这一研究成果Lysin Motif–Containing Proteins LYP4 and LYP6 Play Dual Roles in Peptidoglycan and Chitin Perception in Rice In

2012-08-30

BMC Genomics:水稻表观遗传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机制,DNA甲基化在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为了深入了解水稻甲基化的格局,评估其生物学意义,最近,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马普进化基因组学青年科学家小组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以及上海肿瘤研究所合作,构建了水稻及其野生近缘种的单碱基分辨率的DNA甲基化图谱。

2012-09-24

新疆攻克膜下滴灌种植水稻世界难题

“这真的是水稻吗?”院士们纷纷走进稻田内,手捧稻穗从上到下又摸又看。的确是水稻,但稻田内无垄无畦也无水,一根根黑色的软管在稻田内延伸,齐腰深的稻子,被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腰,预示又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参加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战略高峰论坛的2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日前云集新疆石河子,怀着渴望和好奇的心情考察了由新疆天业自主研发的膜下滴灌水稻种植示范基地。眼前的情景深深地吸引了院士们,大家感叹不已。

2012-11-19

PLoS ONE:转基因水稻基因逃逸不可避免但缓慢

基因从转基因(GM)作物向临近的野生植物的漂移尽管是不可避免的,但可能不像担心的那样快,根据在中国水稻田间展开的一项研究称。这项研究发表于PLoS ONE。 转基因作物的基因,比如那些专为抗虫而设计的基因,能通过与农民田地周边的野生植物交叉授粉而传播出去——这曾被认为是影响环境的主要问题,因为人们对这种基因传播带来的生态后果知之甚少。

2012-09-11

PNAS:发现可以提高水稻产量的新基因

来自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可以影响水稻品质,提高水稻产量的新基因,有望将其应用于培育新的水稻品种。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张红生教授、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的李家洋院士以及中国水稻研究所的钱前教授为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对于谷物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

2013-01-03

EST:水稻富集甲基汞机理研究获新成果

自中科院地化所冯新斌课题组发现我国西南汞矿区食用稻米是农村居民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径以来,水稻富集甲基汞机理研究成为汞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重要内容。冯新斌课题组针对水稻富集甲基汞机理这一科研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发现稻田土壤是水稻体内甲基汞的主要来源,水稻对甲基汞的富集是一个吸收-运移-富集的动态变化过程。因此,准确评估稻田土壤中甲基汞的生物可利用性成为人体水稻食用风险评估的重要内容。

2012-12-20

J Clin Microbiol:头状葡萄球菌亚种的差异或揭示其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

2012年10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10月10日,来自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和皇家儿童医院的研究者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Differences between two clinical Staphylococcus capitis subspecies revealed by biofilm...

2012-10-14

PLoS One:张明永等揭示小分子调节水稻分蘖耐旱分子机制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LoS One在线刊登了中科院华南植物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OsTIR1 and OsAFB2 Downregulation via OsmiR393 Overexpression Leads to More Tillers, Early Flowering and Less Tolerance to Salt and Drought in Rice,”,文章中...

2012-02-10

苏州将水稻田纳入湿地保护范围

苏州为湿地保护立法,水稻田也纳入湿地保护范围。苏州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积都是湿地,为规范湿地保护,《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将于2日起正式施行。其中特别提出把水稻田纳入湿地保护范围,明确各地应确定永久性水稻种植面积和区域。 在1日苏州市人大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苏州市农业委员会党委书记秦建国表示,“水稻田属于人工湿地,具有提供粮食、改善气候等作用。

201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