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盘点老虎6个亚种:现存野生数量仅剩3000头

科学家估计,目前世界上现存的野生老虎数量大约只有3000头。

2015-02-16

PNAS:袁隆平院士发现水稻新基因

来自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可以提高水稻产量的新基因,其有望将其应用于培育新的水稻品种。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2月4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李传友(Chuanyou Li)研究员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Longping Yuan)院士共同领导了这一研究。

2015-02-15

袁隆平谈中国杂交水稻“走出去”

杂交水稻的发明与推广,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的难题,也为世界的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2015-02-16

刘斌美破解水稻秸秆还田难题

脆秆突变体与对照的单株照片 11月10日,晚秋微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所南岗实验基地,离子束诱变的脆秆水稻秸秆还田试验正在进行中,一大片水稻的秸秆在收割机身后“粉身碎骨”,地面上只留下一排排稻茬。参加试验的科研人员相互祝贺成功,围观的农民高兴地说:真得可以不用烧秸秆了! 作物秸秆还田可以让有效营养元素返回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是农业部重点推广农业新技术之一。

2015-02-15

中科院Nature Genetics发表水稻研究新成果

日前,来自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证实,异三聚体G蛋白(Heterotrimeric G proteins)调控了水稻的氮利用率。

2015-02-16

袁隆平:超级水稻亩产1000公斤有望2015年实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26日在江西万年举行的稻米产业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透露,杂交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的科研攻关去年已取得重大突破。第四期目标亩产1000公斤攻关项目立项报告日前已提交给相关部门,他有信心尽早实现这一目标。 据介绍,超级稻项目科研团队自2005年开始对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项目进行科研攻关。经过7年的努力,科研团队在2011年取得重大突破。

2015-02-15

新型高蛋白水稻15天不浇水能存活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印度班加罗尔农业科学大学培育出了一种新型水稻,这种水稻蛋白质含量高,生长发育过程中仅需要少量的水分,而且整个种植周期中甲烷排放量非常少。 这种水稻不属于转基因作物,需水量不到普通水稻的40%,每周只需浇一次水,干旱条件下可允许长达15天不浇水。

2015-02-15

袁隆平:我国超级水稻单产量或将突破15吨/公顷

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24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言表示,目前我国开发的超级水稻单产量已实现14.82吨/公顷。

2015-02-16

中国诞生全球首张水稻全基因组育种芯片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下属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大学近日共同研制出全球首张水稻全基因组育种芯片,将大幅提高种子真实性检测准确性,有助提高育种效率,杜绝假种子危害。 中种公司生命科技中心喻辉辉博士表示,目前业内判断水稻种子真实性通常采用国标推荐的24个SSR标记检测结果,而新的水稻基因芯片能用分布于全基因组的约5000多个位点来判断,可使品种真实性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2015-02-15

Arcadia低碳农业:减碳提产水稻拟中国推广

生物谷Bioon.com 北京讯 3月13日,Arcadi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Eric Rey在北京港澳中心瑞士酒店召开媒体见面会,介绍了他们的新产品,氮高效利用(NUE)基序,基于此基序下培育的转基因作物可明显减少氮肥施用量,同时更可提高作物产量。如NUE水稻可在减少氮肥施用量50%情况下,同时还能提高产量5%。

201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