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土壤微生物无机同化研究取得进展

微生物同化无机氮作用是构成土壤氮素保蓄能力的重要组成。合理恢复退化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同化无机氮作用可有效提高土壤氮素保蓄能力,减少氮素损失风险。然而,真菌和细菌作为土壤微生物的两大主要类群,如何真实有效地区分并量化两者对无机氮的同化速率是个未解难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助理研究员李晓波在研究员李志安的指导下,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的科研人员合

2021-03-21

沉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养分利用效率研究取得进展

活性氮通过大气沉降的方式进入森林生态系统,可有效缓解地上植被的氮限制,促进植物生长,增加植物生物量。然而,过多的氮素则可能引起土壤pH下降,导致土壤养分失衡,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目前,对氮沉降如何影响地上植物的生长、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等内容有较多认知,但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养分利用效率如何响应氮增加尚不十分清楚。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生物地球化学组依托

2021-03-21

水稻耐受土壤低适应性机制研究获进展

  面对人口增长,育种的首要目标是高产,推动水稻第一次绿色革命的矮秆育种,使之能在大量施用化肥情况下,植株不会过高而造成倒伏,从而在高肥下获得较高产量。然而,长期高肥下的育种导致一些重要基因资源的丢失,以致主栽水稻品种肥料利用效率普遍较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储成才研究组对过去100年间收集于全球不同地理区域52个国家(地区)

2021-01-08

ALKS3831(奥平/samidorphan)重新获美国FDA受理:治疗精神分裂症/双相I型障碍

ALKS3831可提供奥氮平的疗效、同时降低体重和新陈代谢的副作用,提高治疗安全性。

2020-12-31

ALKS3831(奥平/samidorphan)遭美国FDA拒绝批准:治疗精神分裂症/双相I型障碍

ALKS3831可提供奥氮平的疗效、同时降低体重和新陈代谢的副作用,提高治疗安全性。

2020-11-19

循环肿瘤细胞富集和检测研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与医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戴海明、聂金福团队,在循环肿瘤细胞(CTC,Circulating Tumor Cell)的富集和检测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Biotechnology Letters上。CTC是存在于外周血中的各类肿瘤细胞的统称。因自发或诊疗操作从实体肿瘤病灶(原发灶、转移灶)脱落,大部分

2020-10-24

ALKS3831(奥平/samidorphan)在美国即将获批:治疗精神分裂症/双相I型障碍

ALKS3831可提供奥氮平的疗效、同时降低体重和新陈代谢的副作用,提高治疗安全性。

2020-10-10

酶促分子内不对称还原胺化构建手性1,4-二卓结构模块研究获进展

失眠是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在人群中发病率高。苏沃雷生是一类新型的催眠药,2014年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难以入睡或维持睡眠的首个食欲素受体拮抗剂。但苏沃雷生的关键结构单元手性1,4-二氮卓环的高效合成仍具挑战性。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朱敦明、吴洽庆带领的生物催化与绿色化工团队,继利用亚胺还原酶催化不对称还原α, β-不饱和亚胺合成吗啡烷关

2020-08-07

拟南芥自然变异响应浓度变化协调开花时间研究取得进展

  开花是高等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关键发育阶段。选择在适宜时间完成开花转型,为植物繁衍后代、延续物种所必需,也是植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开花时间受外界环境包括营养因素和自身遗传因素的综合调控,并伴有复杂基因调控网络。氮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大量营养元素,氮营养水平可影响开花时间。但植物如何协调开花时间等自身发育过程,

2020-07-16

相分离富集化疗药物,影响其抗癌疗效!

2020年6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 /——合成化合物在细胞内形成浓缩液滴的发现可能会动摇药物研发--包括对冠状病毒治疗方法的探索。制药行业有一个长期存在的假设,即当药物分子进入细胞时,它们会均匀地扩散--但是,生物学家Rick Young说,"这与事实相去甚远"。在近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Young和他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怀特黑德研究所的

20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