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生物无机氮同化研究取得进展
来源:华南植物园 2021-03-21 10:03
微生物同化无机氮作用是构成土壤氮素保蓄能力的重要组成。合理恢复退化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同化无机氮作用可有效提高土壤氮素保蓄能力,减少氮素损失风险。然而,真菌和细菌作为土壤微生物的两大主要类群,如何真实有效地区分并量化两者对无机氮的同化速率是个未解难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助理研究员李晓波在研究员李志安的指导下,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的科研人员合
微生物同化无机氮作用是构成土壤氮素保蓄能力的重要组成。合理恢复退化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同化无机氮作用可有效提高土壤氮素保蓄能力,减少氮素损失风险。然而,真菌和细菌作为土壤微生物的两大主要类群,如何真实有效地区分并量化两者对无机氮的同化速率是个未解难题。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助理研究员李晓波在研究员李志安的指导下,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的科研人员合作,打破了常规采用选择性抑制剂的方法框架,创新性地将“氨基糖稳定同位素探针(AS-SIP)”技术发展来区分和表征土壤真、细菌各自对无机氮的同化速率(Li et al.,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19)。
AS-SIP技术的创新性应用解决了区分和量化土壤真、细菌同化无机氮的方法和理论难题。基于此,研究人员进一步揭示了农业利用导致土壤硝态氮微生物同化能力下降的内在机制,即:农业利用同时降低土壤真、细菌硝态氮同化能力,前者降幅高于后者;土壤有机碳和碳氮比下降,有效磷和pH升高可能是主要成因(Li et al.,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19)。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首次区分并量化了外源碳输入对土壤真菌和细菌同化硝态氮活性的影响,证实并初步阐明了外源碳输入、微生物群落结构、微生物硝态氮同化功能三者变化之间的内在关联,进一步揭示了外源碳输入增强土壤微生物同化硝态氮能力的作用机制(Li et al., Geoderma, 202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