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发现了感知寒冷的新型受体
低温会使生物体发生深刻的生理变化和行为反应。为了生存,有机体已经进化出精致的温度感应系统来检测低温并做出反应。尽管进行了数十年的深入研究,人们对感知寒冷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到目前为止,只发现了一种感知冷的受体TRPM8,它以26℃的激活阈值感知凉爽的温度。然而,动物和人类还能够感知低于26℃的温度,因此,必然存在能够感知更低温度的受体。但是那些感知寒冷的受体一直未被发现和确
获得诺奖的“氧感知通路” 有望带来哪些创新疗法?
昨日,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获奖名单。William G. Kaelin教授、Peter J. Ratcliffe教授、以及Gregg L. Semenza教授因为对人类以及大多数动物的生存而言,至关重要的氧气感知通路的研究摘得殊荣。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研究不但是基础研究方面的重要突破,也常常滋生改变疾病治疗的创新疗法。例如去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James Allis
诺奖“氧感知通路”打开药研新世界,首款新药已率先在中国上市创多项记录
诺奖“氧感知通路”应用新药—罗沙司他去年已率先在中国获批上市,被赋予“三首”殊荣,将为慢性肾病患者的贫血治疗带来全新突破。 10月7日,美英三位科学家威廉·凯林、彼得·拉特克利夫、格雷格·塞门扎,获得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可用性”。 事实上,三位科学家的相关临床应用研究已在中国落地,源于低氧诱导因子(HIF)的发现,首个低氧诱导因子药物新药
mBio:三十年来鉴定出杀死潜伏性HIV的分子开关
2019年10月1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基因测序,鉴定出一种控制免疫细胞中HIV增殖的关键细胞因子。关闭或剔除这种细胞因子就可清除休眠的HIV病毒库。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9月24日在线发表在mBio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he Long Noncoding RNA HEAL Regulates HIV-1 Replic
触觉如何被感知?清华科研团队揭秘精巧分子机器结构与机制
触摸、拍打、拥抱……你知道人的触觉如何被感知吗?记者29日从清华大学获悉,清华大学药学院肖百龙课题组与生命科学学院李雪明课题组日前揭示了赋予人类自身触觉感知能力的机械力分子受体——Piezo2离子通道的高分辨率的冷冻电镜三维结构和精巧工作机制。该研究成果近日于《自然》期刊在线发表。清华大学药学院研究员肖百龙介绍,机械敏感阳离子通道是一类能响应机械力刺激而引起阳离子通透的离子通道,在诸如触觉感受、听
Science和Cell双重磅:激光全息图刺激小鼠的脑细胞探测感知和幻觉的根源
2019年8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激发记忆、感觉或运动需要多少神经元?神经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用相对粗糙的方法来回答这个问题,这种方法使他们无法激活单独选择的脑细胞。然而,最近有两个研究小组采用了光遗传学--一种利用光刺激神经元的技术--来精确地唤醒老鼠视觉皮层中的特定细胞。他们发现,仅仅对几个神经元进行电击,就能触发与向动物展示视觉模式相同的大脑活动,并能让它们做出类似于看到这种模
Science:抗感染蛋白也能感知非感染细胞中的蛋白质折叠错误
2019年8月8日讯 /生物谷BIOON /——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宿主细胞对抗细菌感染的免疫机制,同时发现对这一过程至关重要的一种蛋白质能够感知并对所有哺乳动物细胞中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做出反应,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Science》上。这种蛋白质被称为血红素调控抑制因子或HRI,研究人员表明,在细菌感染过程中,它会触发并协调形成更大复合物的其
PRGN-3005进入卵巢癌I期临床:带安全开关、无需体外扩增、患者只需等2天
2019年08月08日讯 /生物谷BIOON/ --Intrexon公司全资子公司Precigen是一家致力于开发创新基因和细胞疗法以改善患者生活的生物制药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评估新型UltraCAR-T细胞疗法PRGN-3005治疗晚期实体瘤的I期临床研究(临床试验标识符:NCT03907527)已完成首例晚期卵巢癌患者给药治疗。该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剂量递增研究,将评估腹膜输注(IP)或静
两篇Nature揭示定制蛋白开关可对活细胞进行前所未有的控制
2019年7月29日讯/生物谷BIOON/---科学家们发明了旨在控制细胞内部运作的工具---合成蛋白。与改编自大自然的生物技术工具不同的是,这种合成蛋白完全是由人类构想出来的,并且是在实验室中从头开始制造的少数蛋白之一。在两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展示了这种工具如何被用来调整基因表达,协调蛋白结合事件,以及根据环境变化提示细胞中发生的功能变化。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7月24日在线发表在Natur
研究揭示调节大脑炎症的基因开关
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大脑中的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蛋白缠结是AD患者的主要特征之一。然而,“如果只是有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蛋白缠结,你可能很长时间,甚至一生都不会患上AD。”哈佛大学医学院的Rudoph E. Tanzi教授说。他认为,是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蛋白缠结导致的神经炎症,才是杀伤神经元的主要原因,而这会导致认知能力下降。日前在Neuron杂志发表的最新研究中,Ta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