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ol Cell: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脱去组蛋白H3的氨基

近日,Hospital de Mar Research Institute (IMIM)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蛋白质LOXL2在细胞核内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人员还阐述了这一蛋白质对组蛋白H3的一种新的化学反应,组蛋白H3涉及乳腺癌、喉癌、肺癌和皮肤肿瘤的发展。 该研究由Sandra Peiró领导,相关研究论文已经发表在《分子细胞》杂志上。

2012-11-18

JNCI:FLCN能调控线粒体氧化代谢

Birt-Hogg-Dubé (BHD)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错构瘤综合征,使得患者容易罹患毛囊肿瘤、肺囊肿和肾癌。针对BHD患者的遗传性研究揭示了责任基因——FLCN——但是对它的功能理解还不甚其详。Hisashi Hasumi等进行的相关研究发表在JNCI 12月最新的在线期刊上。

2012-12-25

Tumour Biol:三氧化二砷诱导白血病细胞miRNA变化

MicroRNAs(miRNA)参与癌症的发病、细胞凋亡以及细胞生长,这些miRNAs被认为在基因调控网络发挥癌基因和/或抑癌基因的功能。 近日,杂志Tumour Biol上一则研究着重探究了在三氧化二砷(ATO)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NB4细胞凋亡过程中miRNA的潜在作用。

2012-11-18

ACS Nano:利用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来追踪体内干细胞

英国利物浦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追踪干细胞的新方法,从而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当它们在体内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相关研究成果于2012年6月2日在线发表在ACS Nano期刊上。 干细胞被用来治疗诸如白血病之类的疾病,也有潜力治疗更多的依赖于器官和组织捐献的疾病。然而,当前医护人员很难确定当把干细胞移植到体内之后,它们是否能够存活下来,它们是否达到靶位点或者迁移到他处。

2012-11-18

德国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研发取得重要成果

自2009年开始,德国联邦教研部开始实施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专项科研计划,已实施了30多个综合性的产学研合作科研项目,政府科研经费投入约1亿欧元,参与计划的企业投入5000万欧元。主要研究从废气中分离二氧化碳气体并加以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和工艺过程。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及其工业化生产的道路上取得重要进展。

2013-03-05

FRBM:胡向阳等探索一氧化碳促进种子萌发的新机制

一氧化碳(CO)是一类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因此,人们往往视一氧化碳为“沉默的杀手”而谈虎色变。

2012-06-11

Mol Biol Cell:黄广华等病原真菌二氧化碳感应机制研究获进展

二氧化碳(CO2)不仅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底物和细胞呼吸代谢的终产物,也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多种生物过程的调节。比如,CO2是吸血性雌蚊寻找合适目标的主要信号分子,高浓度CO2能促进动物生殖细胞的成熟和游动,甚至影响小型动物(如果蝇和线虫)的寿命。白色念珠菌既是人体重要的病原真菌,也是健康人群体内常见的共生菌。

2012-11-18

上海交大研究D-型氨基酸氧化酶疼痛机制获进展

日前,从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王永祥课题组获悉:该课题组在发现和验证脊髓D-型氨基酸氧化酶(DAAO)为治疗慢性疼痛的新型潜在性靶点分子的基础上,进一步证明福尔马林慢性疼痛主要是由脊髓自由基过氧化氢介导,DAAO抑制剂镇痛作用机制在于其抑制脊髓过氧化氢的生成。

2011-09-07

JAD:抗氧化剂可能对阿尔茨海默氏症有效

一项发表在《阿尔茨海默氏病杂志》上的新的研究证实:抗氧化剂可能有助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 阿尔茨海默氏病(AD)是美国人死亡的第六大原因,超过65岁近八分之一的人受阿尔茨海默氏病影响。目前还没有治疗手段能治愈这种疾病。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改变身体处理铁和其他金属如铜和锌的方式可能在AD症状开始出现之前就已经发生了变化。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降低血浆中的铁的含量可能保护AD患者的脑。

2012-11-18

PNAS:过氧化氢调控TRPM2激活免疫巨噬细胞

近日,过氧化氢调控的温度传感器开关TRPM2的分子机制已澄清 巨噬细胞在免疫系统防御病原体等外来入侵物质正发挥重要作用。感染发生后,巨噬细胞产生活性氧进行清除异物。然而该机制与温度传感器之间的关系仍不明确。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