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ngew Chem:利用过氧化氢开关控制基因表达

在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细胞内自然产生的过氧化氢开发出一种开启基因表达的方法。他们的方法也可用作一种高度敏感的过氧化氢检测器,从而可能有助于科学家们确定这种分子在细胞健康和疾病中所发挥的作用。相关研究结果于2012年7月31日在线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期刊上。

2012-11-18

Nature:海中撒硫酸铁或有助吸收二氧化

7月18日,Narure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向海中播撒硫酸铁以促进藻类生长有助于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方法会带来怎样的生态影响尚不清楚,因此还不能加以推广。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南极附近某个海流相对平静的海域进行了实验。这里的海水缺乏铁元素,藻类生长不旺盛。研究人员在总面积167平方公里的海域内播撒了数吨硫酸铁,并持续一个多月观察藻类生长情况。

2012-11-18

Cell Metab:CRIF1调节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多肽合成和整合

7月20日,Cell Metab杂志在线报道,线粒体蛋白CRIF1通过与新生的氧化磷酸化多肽及分子伴侣相互作用调节线粒体编码的氧化磷酸化多肽的合成和插入线粒体内膜过程。 虽然对线粒体DNA编码多肽表达机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参与线粒体核蛋白体介导的多肽合成和将线粒体氧化磷酸化(OXPHOS)多肽自发插入线粒体内膜过程的调控因子目前还不清楚。

2012-11-18

:利用磁铁改善载有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干细胞归巢能力

胚胎内皮祖细胞(embryonic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的起源和命运。 涉及移植到心肌梗塞发作后心脏受损区域的最佳干细胞疗法常因细胞不能高效地归巢到受损位点而遭受挫折。

2012-11-18

Cell:P53触发氧化应激中的细胞坏死

缺血相关的氧化损伤往往会导致组织坏死,尤其在脑组织,局部产生的氧化应激反应较为剧烈且抗氧化损伤能力弱。因此,阐明氧化损伤的信号通路对于保护机体组织尤为重要。P53蛋白是细胞对于多种类型的损伤产生应答的中心传感器,它能在氧化应激反应中调节细胞的凋亡和自噬,但是氧化应激所导致的细胞坏死是否与P53蛋白有关目前还未有研究报道。本文研究者报道了P53能够在氧化应激中激活细胞坏死途径。

2012-11-18

ISME J:贺纪正等发现氨氧化古菌在酸性土壤硝化作用中起主导作用

酸性土壤(pH<5.5)在我国分布面积广泛,是我国热带亚热带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一直以来,氨氧化细菌(AOB)被认为是土壤硝化作用的主要驱动者,但在多数酸性土壤中检测不到AOB,或发现AOB的存在与硝化作用无关,酸性土壤硝化作用的机理一直不够清楚。

2012-11-18

JBC: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调控KLF4表达的机制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调控KLF4表达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相关论文发表在《生物化学杂志》(JBC)上。

2013-01-05

Stroke:ACE2缺乏和氧化应激在老龄脑血管功能障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血管紧张素II产生氧化应激和脑动脉内皮功能不全,血管紧张素II的I型受体可能在寿命及血管衰老中起到作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型(ACE2)将血管紧张素II转化为血管紧张素(1-7),并可对血管紧张素II的效应起保护作用。美国爱荷华州大学的Ricardo A. Pena Silva博士等人通过研究发现:ACE2缺乏损害成年鼠脑动脉内皮功能,加剧了衰老过程中内皮功能的损害。

2013-01-03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能力仍有巨大潜力

英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植物在全球变暖环境下吸收二氧化碳并因此减缓变暖效应的能力超出原有认识,因此一些预测全球变暖的模型可能需要随之修正。 这份发表在英国《Nature Climate Change 》杂志上的报告说,研究人员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实验设施内,利用一密闭容器来栽种植物,并人工控制其中环境,使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像现有的气候变化模型所预测那样逐步增长,容器中的温度也相应逐渐变暖。

2012-03-26

PNAS:鉴定出22种能够杀死分裂中细胞的抗氧化

反式白藜芦醇(trans-resveratrol)的结构式。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Copyright ©版权Bioon.com所有,若未得到生物谷授权,请勿转载。 来自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从该研究所一直在研究的4000多种化合物中鉴定出22种能够导致DNA损伤和细胞死亡的抗氧化剂。这一结果可能导致人们开发出新种类的疗效较为不猛烈的化疗药物。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