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闻到的气味竟然不一样?“嗅觉指纹”独一无二
2015年7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我们每个人的鼻子大约有六百万个嗅觉感受器,约四百种不同的类型。这些受体的分布因人而异,所以每个人的嗅觉可能是独一无二的。近期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指出Weizmann研
Scientific Reports:新烟碱类农药会影响亚洲蜜蜂的气味学习
蜜蜂是自然界非常重要的授粉者。数量众多的有花植物的授粉,例如很多兰花的授粉,其首要昆虫都是蜜蜂。当蜜蜂的授粉行为受到影响时,相应地,这些植物的正常传粉和雌花受孕都受到很大影响。近期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上报道的一项研究表明,新烟碱类农药吡虫啉,会影响亚洲蜜蜂通过嗅觉找到花粉源的学习行为的显著障碍。削弱这学习种行为会减少亚洲蜂的觅食行为,从而会对蜂群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西班牙学者正研发人体气味身份识别系统
气味浓烈果蔬上的农残最少
近日,海南毒豇豆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其实农药残留和残留超标是两个概念,有农药残留检出,并不能说吃过后就会引起慢性中毒。哪些蔬果容易有农药残留?一般来说,生长期病虫害较严重的果蔬,农药残留易超标。叶菜类农药残留的可能性较高,如卷心菜、白菜等;油菜受污染可能性最大,因为菜青虫抗药性很强,菜农易选高毒农药。菜花、草莓等表面凹凸不平的果蔬农残相对最多。
PLoS ONE:首次发现疟疾或是通过蚊子对人类气味的特殊喜好来进行传播
2013年5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伦敦卫生学和热带医学学校等处的研究者首次揭示了感染疟原虫的雌蚊子相比未感染的雌蚊子更易于被人类的气味所吸引。相比未感染恶性疟原虫的雌蚊子来讲,感染的雌蚊子被人类气味吸引水平是前者的3倍多。
PNAS:庄寒异等发现金属离子在气味感知中具关键作用
近日,《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庄寒异课题组和美国杜克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的成果,他们在嗅觉受体中筛选到了金属离子特异性识别受体,从而首次确立了金属离子在气味感知过程中有关键性的作用。 嗅觉在哺乳动物的个体间相互识别和信息交流以及获取社会环境信息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然而,作为嗅觉感知第一步的嗅觉受体识别相应气味分子的具体机理至今尚很不清楚。
Scientif Rep:揭示为何蚊子在夜间更容易嗅出人类的气味
2013年9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Notre Dame's Eck研究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非洲疟疾的主要载体-冈比亚按蚊能够在夜间更好地嗅出人类宿主的气味。
Science:研究称人类鼻子可嗅辨1万亿种气味
鼻子的嗅觉可能比我们认为的灵敏得多,美国《科学》杂志20日刊登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人类的鼻子理论上可以嗅辨至少1万亿种气味,而不是先前认为的1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