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两篇Nature论文揭示Hsp70伴侣蛋白溶解α-突触核蛋白聚集机制,有望开发针对帕金森病的新疗法

2020年11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在诸如帕金森病之类的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称为淀粉样纤维(amyloid fibril)的蛋白聚集物在大脑中形成,并被认为会导致神经元细胞死亡。然而,神经元也存在一种可以对抗淀粉样纤维甚至可以溶解已形成的淀粉样纤维的细胞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是基于伴侣蛋白---热休克蛋白70家族(Hsp70)---辅助蛋白折

2020-11-16

Front Plant Sci:食物或饮料中的化合可抑制新冠病毒必需的蛋白酶Mpro

2020年12月2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绿茶、圆叶葡萄(muscadine grape)和黑巧克力等食物或饮料中的化合物可以结合SARS-CoV-2病毒中的一种特殊的蛋白酶并阻断这种蛋白酶的功能。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11月30日发表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期刊

2020-12-02

揭示C9orf72 poly(GR)聚集诱导TDP-43蛋白病变

2020年9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基因C9orf72中的重复扩增会导致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和额颞叶痴呆症(frontotemporal dementia, FTD),这是两种具有共同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蛋白TDP-43(TAR DNA-binding protein 43)包

2020-09-13

PNAS: 磷酸化蛋白可作为癌症治疗生物标志

癌症治疗中的精密医学指的是利用癌细胞中的遗传变异为个别患者选择最佳疗法。

2020-07-29

Nat Commun:  Aβ蛋白结构揭示其毒性

数百万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病(AD)的人的大脑正在缓慢地,不可避免地耗尽神经元,这导致与这种情况相关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的特征性丧失。

2020-07-02

研究揭示益生菌对水环境污染毒性效应的调节作用

 在斑马鱼生长发育过程中,添加益生菌可以重塑肠道菌群,调节脂质代谢相关基因,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全氟丁烷磺酸盐(Perfluorobutanesulfonate, PFBS)是我国水体污染严重的新兴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图1),可以干扰鱼类肠道菌群组成,导致脂质代谢障碍。最近,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联国团队首次揭示了益生菌Lactoba

2020-06-10

Aging Cell:一种新型化合或能有效移除衰老细胞并降低癌症疗法所产生的毒性副作用

2020年6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衰老时细胞对损伤和压力的反应,其以细胞周期的阻滞为主要特征,当发生衰老时,细胞就会永久停止分裂,从而就能一直受损和功能异常的细胞的不断增殖,然而,最终大量衰老的细胞会在组织中积累,从而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比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肺纤维化、神经系统疾病或癌症等。此外,在癌症发生时,多种化疗手段都会导致细

2020-06-10

Nat Commun:揭秘毒性tau蛋白在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大脑中扩散的分子机制

2020年6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tau蛋白的毒性形式往往被认为会诱发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神经元的死亡,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隆德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老年人群大脑中毒性tau蛋白的扩散或会通过连接的神经元发生,同时β淀粉样蛋白会促进毒性tau蛋白的扩散过程。图片来

2020-06-05

Cell突破:解释细胞基本组件γ-微管蛋白环复合的精密结构!

2020年5月7日讯 /生物谷BIOON /——人体的每个细胞都包含一个纽约地铁系统的微缩模型--一个复杂的轨道网络,称为微管,货物沿着它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这个系统的完整性对生命至关重要:微管组装不正确会导致多种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癌症;以及在发育早期可能导致流产的问题。图片来源:Cell洛克菲勒大学教授Tarun Kapoor和他的同事们精准地

2020-05-07

最新Nature论文揭示SARS-CoV-2病毒-人类蛋白相互作用图谱,并鉴定出69种靶向这些相互作用的化合

2020年5月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一个由大约100名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首次合作,在受感染的人细胞中克隆并表达了29种SARS-CoV-2蛋白中的26种,随后他们鉴定出与每种病毒相互作用的数百种人类蛋白。这些病毒与宿主蛋白的相互作用对于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在人体中的产生至关重要。因此,准确阐明这些蛋白相互作用

20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