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重磅|华大智造正式启动如虎添“亿”单细胞助研计划

为推进单细胞测序工作稳定、快速、规模化的发展,华大智造将在中国大陆启动如虎添 “亿”单细胞助研计划。

2022-04-15

Cell:发现一种触发有计划的运动执行的大脑回路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马克斯-普朗克佛罗里达神经科学研究所、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珍妮莉亚研究园区和艾伦脑科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根据这个线索将计划转化为行动的大脑网络。

2022-03-23

PLoS Pathog:相比于男同性恋者,异性恋者传播的HIV株更具毒性

不同人群中病毒毒株的变化与不同的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有关。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印度科学院的Ananthu James和Narendra Dixit发现由于传播瓶颈的存在,HIV-1通过阴茎-阴道性交传播时比肛门性交更具有毒性。

2022-03-14

Current Biology:研究人员计划“复活”已灭绝的圣诞岛虎头鼠

恐龙在 6500 万年前灭绝,猛犸象在 4000 年前灭绝,圣诞岛虎头鼠在 119 年前灭绝。一直以来,很多研究人员希望能够“复活”这些灭绝动物,尤其是猛犸象。但是, 似乎从体型小的开始更“靠谱”。 3 月 10 日,发表于细胞出版社( Cell Press )旗下期刊 Current Biology( 《当代生物学》)的一篇论文显示,古遗传学家将研究重点转

2022-03-11

Canecr Discovery:科学家首次发现黑色素瘤细胞分泌阿尔茨海默病“蛋白”

转移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同的肿瘤转移偏好并不相同,40-75%的IV期黑色素瘤患者会发生脑转移。尽管已有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黑色素瘤脑转移灶对已经获批的靶向疗法以及免疫治疗仍有响应,但是这种应答持续时间较短,大多数患者最终死于脑转移瘤[4-7]。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了解黑色素瘤脑转移机制,并为脑转移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近日,由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

2022-03-13

丹麦研究:感染过奥密克戎原始株 仍可能感染BA.2

  随着Delta逐渐消退,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原始毒株BA.1和变异毒株BA.2已席卷全球。最近,根据丹麦国家血清研究所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感染过奥密克戎变异新冠病毒原始毒株BA.1的患者,在痊愈后仍有可能感染其分支BA.2。其实早在1月25日,法国卫生部长奥利维耶·韦兰就曾指出,一个人在感染奥密克戎原始毒株BA.1之后,仍有可能再次感染其

2022-03-01

“德尔塔克戎”变异株已登陆英国

  今年早些时候,塞浦路斯科学家宣布在当地社区发现了一种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该毒株为德尔塔与奥密克戎的重组体,即所谓的“德尔塔克戎(Deltacron)”。随后,世界卫生组织和包括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一些专家纷纷表示,塞浦路斯科学家发现的“德尔塔克戎”变异毒株很可能是因为序列受到了污染。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

2022-02-15

南非发现新奥密克戎亚型变异

截至南非当地时间2月4日零时,南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总计达到3616075例,死亡病例95545例,仍是非洲大陆新冠肺炎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令人担忧的是,南非卫生部日前证实,一种名为BA.2的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毒株在南非被发现。截至2月3日,南非九省中已有七个省份出现了BA.2的感染病例,且该亚型变异毒株目前正在呈现加速传播的态势,其中林波波省的感染人数最多,而

2022-02-04

英国REACT-2计划212,102人接种COVID-19疫苗后的人群抗体反应

英国对SARS-CoV-2病毒检测呈阳性的个人的监测数据显示,接种COVID-19疫苗对抵抗症状性感染和重症非常有效。

2022-02-21

"女娲"基因组计划第2篇:徐涛/何顺民团队发布中国人群可移动元件插入变异图谱

  可移动元件(也被称为转座子或转座元件)约占人类基因组的一半。在人类基因组中,Alu、LINE-1(L1)、SINE-VNTR-Alu(SVA)以及HERV-K等是普遍认为仍然活跃的可移动元件家族,它们能够通过转座作用在基因组上形成新的插入,这种现象被称为可移动元件插入(Mobile Element Insertion,MEI)。转座事

2022-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