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利用sci-Space技术在单细胞水平上揭示细胞基因转录的空间分布模式

2021年7月6日讯/生物谷BIOON/---一项名为sci-Space的新技术与来自其他技术的数据相结合,可能会在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通过不同细胞的基因表达绘制出四维图谱。这类图谱将描绘出单个细胞中的基因转录本如何反映出时间的流逝、细胞谱系、细胞迁移以及发育中的胚胎位置。它们还将有助于阐明基因表达的空间调节。哺乳动物胚胎发育是一种了不起的现象:一个受精

2021-07-06

Science:发现大脑颞极区中的一类神经元让哺乳动物快速识别出熟悉的面孔

2021年7月6日讯/生物谷BIOON/---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徒劳地寻找一类脑细胞,以解释当我们看到一张非常熟悉的面孔(比如祖母的面孔)时,我们会感到本能的一闪而过的识别。但是,人们提出的“祖母神经元(grandmother neuron)”---单个位于感官知觉和记忆交叉口的细胞,能够将一张重要的面孔置于众人之上---仍然难以找到。如今,一项新的研究

2021-07-06

Green Chemistry:利用工程化毕赤酵母从头合成非动物硫酸软骨素的研究成果

  近期,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康振教授团队在硫酸软骨素合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Biosynthesis of non-animal chondroitin sulfate from methanol using genetically engineeredPichia pastoris”以内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Green Chemi

2021-07-05

Nat Commun:高脂肪饮食和生物钟扰乱改变脂肪细胞祖细胞的节律性增殖模式,负面影响体内的健康脂肪组织

2021年7月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临床前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UTHealth)的研究人员发现改变你的饮食习惯或改变你的生物钟(circadian clock)可以影响你整个生命周期的健康脂肪组织。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ellular and ph

2021-07-06

慢阻肺已成为我国第4大死亡原因,川渝探索慢阻肺防治模式

当前,慢阻肺已经成为我国第四大死亡原因。其中,川渝地区慢阻肺问题较突出,发病率常年位居全国前列。更严峻的是,我国公众对慢阻肺疾病的知晓率和认知程度仍较低。2014-2015年对我国大于等于40岁人群的调查显示,慢阻肺疾病名称的知晓率为9.2%,肺功能检查的知晓率为3.6%,慢阻肺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仅为5.8%。慢阻肺的病程较长,需要医生和药师对患者进行长期的随

2021-06-23

研究发现丙酸钠诱导高脂饮食动物肠道损伤的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水产动物饲料创新团队研究发现食品和饲料添加剂丙酸钠以5克/千克的推荐剂量在高脂饮食背景下可导致斑马鱼肠道组织的氧化应激,进而扰乱肠道微生物稳态,损伤肠道健康。该结果首次揭示了丙酸钠的高脂食用和饲喂风险,为水产养殖安全提供了新思路,也为高脂摄食人群的健康调控提供新认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iScience

2021-06-06

WIREs RNA:探讨A-to-I RNA编辑在后生动物中的演化驱动力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陆剑研究员课题组在WIREs RNA发表题为“Evolutionary driving forces of A-to-I editing in metazoans”的综述论文。由ADAR(adenosine deaminase acting on RNA)蛋白介导的腺嘌呤到次黄嘌呤(A-to-I)的RNA编辑是后生

2021-06-05

Science:新研究揭示较大环境中哺乳动物大脑的空间编码

2021年5月31日讯/生物谷BIOON/---大脑经常被比作一台电脑,它的硬件由组装在复杂回路中的神经元组成;它的软件是管理神经元行为的大量编码。但有时,即使大脑的硬件似乎不足以完成任务,它也会表现得异常出色。例如,尽管大脑的空间感知回路似乎适合代表更小的区域,但是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如何设法在大规模环境中导航的,这一直是个谜。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以色列魏

2021-05-31

昆明动物所发表人类病毒组多样性变化模型

  病毒在人体内以病毒群落形式存在,这些病毒群落的集合即为人类病毒组(Human Virome)。与肠道菌群中的细菌相比,病毒数量是细菌数量的10倍以上。人类病毒群落包括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感染人类细胞的真核病毒、感染细菌的噬菌体和感染古菌的病毒。人体病毒群落与宿主间存在协同进化,因而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现有研究发现,人体病毒组与许多疾病

2021-05-27

陈旧动物皮张古DNA提取方法比较研究获进展

《动物学研究》(Zoological Research)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分子古生物学实验室付巧妹研究团队主导,与云南大学、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大理大学等合作,完成了以《陈旧动物皮张的古DNA提取方法比较的研究》为题的研究成果。保存在博物馆中的动物标本通常是干制皮张标本,由于年代久远,这些样品中的DNA易降解成短片段(50~100bp)

2021-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