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科学家首次确认植物避免砷中毒的分子机理
西班牙科学家经过研究首次确定了植物区分磷酸盐和砷化合物的分子机理。磷酸盐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素,而砷常以砷酸盐形式存在于土壤中,极易进入植物细胞,一旦进入就会转化成亚砷酸盐,毒性比砷酸盐还大,是致癌物。磷酸盐和砷酸盐分子结构极其相似,但是植物却能有效区分,吸收代谢磷酸盐等有益营养素,同时阻止坤酸盐等有害物质进入。植物根部面临土壤环境的不断变化,需
UCSD首次在植物体内成功应用CRISPR-Cas9基因驱动技术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和索克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研究,介绍其首次在植物体内应用了CRISPR-Cas9基因驱动技术,有望培育出适应性更强的作物,提高作物产量。研究人员介绍,根据孟德尔遗传学,植物后代从父母双方处分别获取50%的遗传物质,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驱动技术则能从父母一方处剪切复制具
安徽农大汪松虎课题组阐明叶绿体逆向信号对植物抗盐应答的促进作用
Cell Reports在线发表了安徽农业大学关于盐胁迫条件下植物叶绿体活性氧自由基(ROS)稳态维持的机制研究,阐明了叶绿体的逆向信号对植物抗盐应答的促进作用。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汪松虎教授为该文的通讯作者,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已毕业博士庄勇为第一作者。盐胁迫会对植物细胞造成离子毒性、渗透胁迫和氧化胁迫等伤害。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对盐胁迫非常敏感,会产生大量的活
Molecular Plant:研究揭示植物根中质外体铁再利用的新机制
铁(Fe)是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 在光合作用等生理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低下,导致植物缺Fe现象较为普遍。植物根系质外体空间被认为是植物重要的Fe贮存库,快速、有效地利用根系的质外体Fe是植物耐受缺Fe生境的重要机制。然而,质外体铁到底如何被利用知之甚少。近日,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了中国科
研究揭示高温诱导植物热形态建成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全球气候暖化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进而威胁粮食安全。在拟南芥中,组蛋白变体H2A.Z在环境和发育信号响应基因上富集。当环境温度升高时,H2A.Z从温度响应基因的染色质上去除,并往往伴随基因的表达激活,从而促进植物在高温下的形态建成。然而,学界尚不清楚H2A.Z从特异位点上去除并激活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7月6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新药!美国FDA批准首款ROCK2抑制剂Rezurock,烨辉医药引进中国!
Rezurock(belumosudil)有潜力成为cGVHD治疗模式的基石疗法。在中国,烨辉医药已启动临床试验。
Cell子刊揭示糖皮质激素药物相关副作用的遗传位点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GC)可以说是在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药物,它可以用来治疗严重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排异、血液系统疾病和很多皮肤疾病,在此次新冠肺炎中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即使如此,糖皮质激素在临床的使用仍然受限,主要原因在于其代谢方面的副作用,如肝脏代谢异常导致高血糖、高血脂、脂肪肝等,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不全、骨代谢异常等不
Genomics:揭示保幼激素调控龟纹瓢虫生殖发育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虫害与生物安全创新团队利用动态转录组分析、基因沉默技术开展了保幼激素调控龟纹瓢虫卵子发生和卵黄生成研究,从生理水平与基因转录水平阐述了保幼激素对龟纹瓢虫生殖发育的调控作用,为龟纹瓢虫的规模化人工饲养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基因组学(Genomics)》上。据团队首席崔金杰研究员介绍,龟纹瓢
Incyte/诺华JAK抑制剂Jakavi/Jakafi治疗类固醇难治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疗效显著!
Jakavi/Jakafi是一种口服JAK1/2抑制剂,已获批多个治疗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