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手段可用于预防乳腺癌化疗副作用
医生发现了一种方法以识别乳腺癌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可能遭受的危及生命的副作用。这项研究最终可能导致更安全的个体化疗法的出现。 在调查的近1100名乳腺癌患者中,17%的患者接受3次常用化疗药物后需要潜在致命性感染的住院护理,15%的患者具有一个引起较严重副作用的基因变异。 英国每年大约有48,000名妇女患乳腺癌,至少20,000名需要化学疗法。
Bioinformatics:李骜等解决复杂肿瘤全基因组异常的检测难题
5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李骜研究组以原创性论文(Original paper)的形式,在Bioinformatics上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博士生余振华。
美15岁学生开发癌症基因检测软件 获英特尔最高奖
尽管他只有15岁,但这并不能否定它的天赋,因为他在助力癌症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博览会(Intel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最近向Nathan Han颁发了英特尔最高奖 。
人工耳蜗植入因基因疗法而得到升级
用基因疗法提高人工耳蜗植入的有效性可能在某一天能让不同程度耳聋的人感受到更为复杂的声音——如辨别诸如三角铁的叮当声或钢琴柔和调子等不同乐器中的音色。
免费基因检测, 有中国特色的新纳粹主义
即使在美国这样高度民族自由的国度, 基因研究的纯技术性导向也很危险。 比如, 在上世纪的塔斯克吉梅毒研究( Tuskegee syphilis study)中, 一些非裔美国男性被作为标本在未被告知的情况下被作为试验对象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其影响到现在依然难以消除。
Am J Psyc:利用基因检测来预测药物治疗戒烟的方法是否有效
高风险的遗传变异增加了尼古丁依赖型的风险(Credit: Li-Shiun Chen) 近日,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者研究指出,导致戒烟很困难的基因变异可以增加重度吸烟者对于尼古丁替代疗法或者药物的反应。相关研究于5月30日刊登在了国际杂志Journal of Psychiatry上。这项研究指出,未来我们有可能预测病人通过尼古丁成瘾疗法药物治疗所带来的好处。
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暂停业务
新加坡检测转基因麻疯树生物燃料
在全世界都在寻找替代能源以改善能源缺乏情况的时候,新加坡的科学家们正在计划开发并测试世界首个转基因麻疯树植物。该转基因麻疯树预计将比普通种子多产出10%的油。 预计在未来三年内进行农田中现场试验以及商业运作。研究发现,从这种转基因麻疯树上提炼出的生物燃料是易燃且环保的,因为其产出的氧化物更少。 Temasek Life科学实验室以及JOil开发了该转基因麻疯树,并已经申请了专利。
Genome Biology:成功开发基因融合检测算法SOAPfuse
华大基因成功开发出一种基因融合检测算法SOAPfuse。该算法具有准确率高、敏感性强、精度高、资源消耗少等优点,主要采用局部穷举算法和一系列精细的过滤策略,来对基因融合进行快速、精确的检测。SOAPfuse的最新研究结果已于2013年2月14日在《基因生物学》(Genome Biology)杂志上在线发表。 基因融合是指染色体上两个异位的基因嵌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嵌合基因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