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柳叶刀》刊:英年早胖,中年“伤心”!36万中国人数据分析显示,25岁时BMI高与中年心血管疾病风险最高增加58%有关

研究者分析数据发现,成年早期的BMI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相伴线性增加。

2024-06-27

Cell刊:首都医科大学张海燕团队开发人肝脏类器官,用于酒精性肝病研究

这项研究为了解人类ALD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一个强大的体外个性化模型,从而促进了ALD的治疗靶点开发。

2024-05-19

《自然·刊》:捉住口腔“促癌菌”的尾巴!港中文于君团队发现,特定口腔微生物会通过MDSC介导PD-1治疗耐药,促进结直肠癌进展

MDSC主要靠肿瘤细胞分泌的趋化因子驱动。研究者分析了PA小鼠中的相关因子表达,检测到CXCL1上调最为显著。

2024-06-26

Cell刊:复旦大学邵志成团队开发人类大脑类器官及脑组织冷冻保存新技术

该研究能够在将来显著减少了神经类器官的制备时间和成本,并能维持活体人脑组织的病理特征,便于各种神经类器官和活体脑组织的大规模存储,促进脑科学基础研究、神经类器官移植治疗和药物评估与筛选。

2024-05-18

Cell刊:杨玲团队揭示肥胖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进展的新机制

本研究的发现提供了肥胖导致下丘脑细胞功能缺陷以及下丘脑-肝脏内质网应激通讯在NAFLD进展中的病理生理作用的第一个证据和机制。

2024-05-11

Cell刊:程涛/王建祥/李昕团队开发提高CAR-巨噬细胞疗法抗癌效果的新方法

该研究研究提供了可行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人多能干细胞来源的CAR-巨噬细胞(hPSC-CAR-M)的生产及其功能,为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

2024-05-20

Nature刊:于杰/盖景鹏团队揭示粘多糖症相关溶酶体乙酰转移酶HGSNAT的跨膜催化机制

本研究揭示了HGSNAT介导的一种全新的溶酶体跨膜区乙酰化的催化机制,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乙酰转移酶,为开发更有效的治疗MPS IIIC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了结构见解。

2024-05-21

Nature刊:复旦大学余宏杰团队在麻疹母传/疫苗诱导免疫应答机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儿童麻疹特异性抗体水平存在较大的个体异质性,是预存免疫水平、分娩方式和性别等多因素共同驱动所致。

2024-05-17

​Nature刊:浙江大学孙会增/王永成团队开发微生物组单细胞转录组学技术,揭示奶牛瘤胃微生物活性功能类群

该研究利用MscT技术,通过基于BGMGM的泛基因组功能基因比对策略,揭示了瘤胃微生物生态系统原位活性代谢功能类群。

2024-06-16

Acta Pharm Sin B:激活TFEB可能是预防对乙酰氨基诱导的损伤的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本研究表明发现APAP过量会损害小鼠肝脏TFEB和TFEB介导的溶酶体生物生成。小鼠肝脏中TFEB的基因操作表明TFEB对AILI具有保护作用。

202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