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免疫治疗!百时美Opdivo(欧狄沃)二线治疗与化疗相比显著延长总生存期!
2019年10月08日讯 /生物谷BIOON/ --百时美施贵宝(BMS)近日公布PD-1肿瘤免疫疗法Opdivo(欧狄沃,通用名:nivolumab,纳武利尤单抗)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III期临床研究ATTRACTION-3(ONO-4538-24/CA209-473;NCT02569242)的结果。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全球性研究,在对一线氟嘧啶和铂类药物的联合疗法难治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免疫治疗!GSK ICOS受体激动剂联合Keytruda展现强劲疗效!
2019年10月02日讯 /生物谷BIOON/ --英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GSK)近日在2019年欧洲肿瘤医学学会(ESMO)年会上公布了抗体药物GSK3359609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的临床研究INDUCE-1的最新数据。GSK3359609是一种诱导性T细胞共刺激因子(ICOS)激动剂抗体,旨在选择性增强T细胞功能。该研究是首次在人体中开展的开放标签研究,正在评估GSK3359
基石药业CS1001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总缓解率达77.8%
2019年09月20日讯 /生物谷BIOON/ --基石药业(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石药业”)近日在第22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9年CSCO学术年会上公布了抗PD-1抗体药物CS1001 Ib期临床研究的食道鳞状细胞癌(ESCC)队列的数据。公布的结果来自一项Ia/Ib期、开放标签、多剂量、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研究,该研究旨在评估CS1001在中国晚期实体瘤或淋巴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
Science子刊:揭示吸入性皮质类固醇增加COPD患者细菌易感性机制
2019年9月5日讯/生物谷BIOON/---细菌感染通常使得诸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之类的气道炎症性疾病复杂化。COPD患者对细菌感染的易感性增加,这可能对疾病结果产生有害后果。调节COPD患者感染易感性的机制知之甚少。吸入性皮质类固醇(inhaled corticosteroids, ICS)是治疗COPD的标
同种异体活化树突状细胞ilixadencel一线治疗转移性肾癌展现强劲疗效!
2019年08月31日讯 /生物谷BIOON/ --瑞典生物技术公司Immunicum AB近日公布其同种异体树突状细胞(DC)疗法ilixadencel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的II期临床研究MERECA的顶线结果。结果显示,一线治疗中高危mRCC患者时,与肾切除术后服用辉瑞靶向抗癌药索坦(Sutent,通用名:sunitinib,舒尼替尼)相比,术前瘤内注射ilixadencel和术后服
世界首个野生梨基因组图谱组装成功
8月1日,国际植物学领域权威期刊《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世界首个野生梨高质量基因组图谱。该研究成果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曹玉芬团队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田志喜团队等合作完成。科研人员以山西杜梨为材料,结合PacBio三代测序、Bionano光学图谱、Hi-C技术,组装了高质量的杜梨参考基因组序列,
Science:揭示铰链状蛋白结构,为治疗囊性纤维化带来新思路
2019年8月2日讯 /生物谷BIOON /——近几十年来,囊性纤维化患者的治疗方案有了显着改善。最新的药物,即所谓的增强剂,针对的是一种叫做囊性纤维化跨膜电导调节剂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在患者身上发生突变。然而,尽管这些药物可以帮助一些CF患者,但它们远非完美。此外,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还没有弄清楚这些药物是如何起作用的。洛克菲勒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首次描述了在原子分辨率下增强剂和它们所针对的蛋白质
首个晚期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药物!赛诺菲/再生元肿瘤免疫疗法Libtayo获欧盟批准
2019年07月02日/生物谷BIOON/--法国制药巨头赛诺菲(Sanofi)与合作伙伴再生元(Regeneron)近日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有条件批准PD-1肿瘤免疫疗法Libtayo(cemiplimab),用于不适合根治性手术或根治性放疗的转移性或局部晚期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成人患者的治疗。CSCC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癌症,Libtayo是一种针对免疫检查点受体PD-1(程序性细胞死
Nat Cell Biol:利用人胚胎干细胞构建出的胚状体揭示BMP4破坏胚胎对称性
2019年7月4日讯/生物谷BIOON/---人类胚胎如何打破对称性是一个谜。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人胚胎干细胞(ESC)在实验室中构建出早期人类胚胎模型,并且这种模型要比之前任何实验室构建的胚胎模型都要复杂。他们还发现蛋白BMP4的使用破坏这些胚胎模型(称为胚状体)的对称性,或者说从圆球体变为一种具有前端和后端的结构。令人吃惊的是,这能够发生在含有BMP4但没有母体
糖皮质激素诱导棕色脂肪白色化的作用与机制
6月11日,国际学术期刊Autophag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郭非凡课题组的研究成果“Autophagy inhibition prevents glucocorticoid-increased adiposity via suppressing BAT whitening”。该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能够诱导棕色脂肪发生白色化,这一过程受到自噬的调控。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