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从拥有第6感的鱼状蠕虫进化而来
3.75亿年前,这种酷似鱼的海洋动物从海洋爬向陆地 据国外媒体10月13日报道,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是从5亿年前长相酷似鱼的海洋动物演变而来,该动物拥有第六感,由此推出人类确有第六感。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英国剑桥大学与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经过长达25年的研究后,发现人类和多达65000多种脊椎动物都是由一种拥有“第六感”的长相酷似鱼的海洋动物演变而来。
BMC Cancer:基因诊断评估口腔鳞状细胞癌复发风险
口腔鳞状细胞癌光镜照相(图) 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率在所有颈部和头部癌症患者总人数中大约占有1/4的比例。它是癌症引起死亡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由于目前没有有效的组织检查方法预测癌症是否会复发。 在最新一期的《BMC Cancer》杂志上,科学家们发现有四种基因的表达可以准确的预测患者复发口腔鳞状细胞癌的风险。
Nature: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生物钟之间有联系
12月22日,国际著名杂志Nature刊登了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Cryptochromes mediate rhythmic repression of the glucocorticoid receptor。”研究揭示了糖(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生物钟之间的联系方式。 哺乳动物代谢遵循一个周期为24小时的固定模式或生物钟模式。
Neurology:大脑皮质厚度与认知能力相关
麻省总医院的Bradford Dickerson博士等人近日在《神经学》(Neurology)杂志上报道称,大脑皮质变薄与认知能力下降有关。该报道中研究人员观察了大脑的9个区域,发现这些区域大脑皮质厚度较低而认知能力正常的患者,其认知能力在3年后有所下降。
ASH:镰刀状细胞病患者常会再次急诊
近日,威斯康辛儿童医院的David C. Brousseau博士在美国血液病学会(ASH)年会上报告,超过40%的镰状细胞病患者在急诊治疗缓解后14 d内再次前往急诊科就诊或住院,而且这一比例在年轻成人和有医疗保险的患者中更高。镰状细胞病几乎是再次入院率最高的一种慢性疾病。 既往研究显示,急诊镰状细胞病患者约半数需要住院治疗,但人们对于急诊治疗后缓解的镰状细胞病患者的情况却知之甚少。
PLoS One:郑永唐等在恒河猴树突状细胞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LoS One在线刊登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郑永唐研究员等的最新研究成果“Effect of Plasma Viremia on Apoptosis and Immunophenotype of Dendritic Cells Subsets in Acute SIVmac239 Infection of Chinese Rhesus Macaques。
Clin Gas Hepat:研究表明慢性胰腺炎患者大脑皮质厚度会变薄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临床肠胃病学与肝病学》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在线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Reduced Cortical Thickness of Brain Areas Involved in Pain Processing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ancreatitis,”,文章中...
赛诺菲开发的梭状杆菌疫苗进入三期实验
2013年8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 --赛诺菲公司疫苗研发最近喜讯不断,先是公司研发的登革热疫苗后期研究数据良好,继而又传出公司研发的梭状杆菌疫苗正式进入三期研究。 梭状杆菌一直在世界上很多国家肆虐,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估计,每年约有14000名美国人死于该细菌引起的疟疾,赛诺菲公司希望能够找出一种有效手段预防梭状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