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编程外泌体的智能递送和个体化肿瘤治疗研究获进展
利用载体增强肿瘤部位的药物富集是提高抗肿瘤疗效的重要手段。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合作,利用不同体外培养条件驯化肿瘤细胞,以此对外泌体的脂质组分进行重编程设计,筛选出具有更强归巢能力的外泌体,并进一步协同装载光敏药物与化疗药物,在多种小鼠模型上均显着抑制了肿瘤进展,为肿瘤个体
Science子刊:新型球形核酸高效穿过血脑屏障,有望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
2021年3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难有效治疗的癌症之一,部分原因是缺乏精准疗法,而且由于血脑屏障和血肿瘤屏障的存在,进入颅内肿瘤部位的治疗途径有限。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用于GBM治疗的精准疗法,该疗法涉及使用基于脑渗透RNA干扰的球形核酸(spherical nucleic acid,
方润医疗完成逾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创造中国运医有源器械领域整体解决方案最完整平台
2021年3月5日.上海 方润医疗(Forerunner Medical)今天宣布完成逾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本次融资由杏泽资本领投,千骥资本、道彤投资等跟投,华兴资本担任本次交易的独家财务顾问。 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围绕公司现有运动医学、微创治疗介入设备在研产品的开发;已上市射频消融及耗材现有产品线的市场推广及商业化;以及为后续搭建多类型临床应用的
科学家研发出可通过血脑屏障的新药物输送平台
血脑屏障是为大脑提供血液中营养物质的特殊血管系统,同时也是一个半透膜屏障,可以保护大脑免受病原体、细菌等侵犯。但这道屏障也会导致药物无法有效地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从而影响治疗效率。近期,美国波士顿布里格姆妇女医院和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纳米分子输送平台,该平台可以促进药物有效地通过血脑屏障输送到小鼠的大脑内。该研究在《S
科学家利用无毒性肉毒杆菌药物输送平台治疗肉毒杆菌中毒
肉毒杆菌中毒是一种以肌肉麻痹为特征的严重致命性的疾病。肉毒杆菌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最强毒素,可以进入运动神经元并阻止神经传递,从而导致瘫痪。由于肉毒杆菌毒素可以高效地靶向运动神经元和神经末梢,一般的治疗药物无法进入神经元内,所以一旦出现瘫痪,只能等待这些毒素作用慢慢消失,没有更好治疗手段可以逆转这一过程。近期,美国哈佛医学院和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团队
揭示早产竟与胎儿免疫细胞迁移到母体有关,利用外泌体递送NF-kB抑制剂有潜力降低早产
2021年1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分院的研究人员取得的成果可能为一种新的药物递送系统铺平了道路,这种递送系统可以让医生把 “胎儿当作病人”来对待,从而减少早产和早产的发生率。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1月22日的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xosomal delivery o
驯服肉毒杆菌毒素来递送药物,有望治疗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
2021年1月15日讯/生物谷BIOON/---肉毒中毒(botulism,指的是肉毒杆菌毒素中毒)虽然罕见,但可导致瘫痪,并有可能致命。它是由肉毒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产生的破坏神经的毒素引起的--这是已知最强的毒素。这些毒素通常存在于被污染的食物中(家用罐头是主要罪魁祸首)。婴儿也可能因为摄入蜂蜜、土壤或灰尘中的肉毒杆菌孢子而
Cell:开发出一种自动化的电子显微镜平台,可高分辨率地重建神经回路图谱
2021年1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神经元网络是如何连接成功能性神经回路的呢?这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一个长期问题。为了回答这个基本问题,来自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来研究这些神经回路,并在这个过程中更多地了解关于它们之间的连接。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月4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华大智造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仪MGISP-NE384助力河北疫情防控!
近日是北方区域50多年来最冷的时日,也是河北石家庄被按下暂停键的艰难时刻。天寒地冻人心暖,抗疫路上施援手!为快速响应河北疫情防控,华大智造紧急调配快装式负压硬气膜核酸检测火眼实验室(简称“硬气膜火眼实验室”)连夜运抵石家庄,并集结深圳、武汉、青岛、北京、长春多地近100名工作人员奔赴抗疫战场,彻夜在河北体育馆搭建实验室。随着实验室搭建工作的逐步完
Science子刊:利用非病毒载体将治疗性蛋白递送到神经元中,有望治疗肉毒杆菌毒素中毒等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
2021年1月12日讯/生物谷BIOON/---私营公司CytoDel如今宣布在同行评审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上发表了该公司龙头产品Cyto-111的临床前数据。论文标题为“Neuronal delivery of antibodies has therapeutic effects in animal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