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发现人类基因组中的古老病毒DNA可以防止现代病毒的感染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人类基因组中的病毒DNA是在古代感染病毒时嵌入的,可以作为抗病毒剂,保护人类细胞免受某些现代病毒的侵害。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2年10月28日的Science期刊上。
ANN ONCOL:EB病毒DNA靶向测序可改善鼻咽癌的风险分层!
近段时间,来自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针对EBV的DNA测序展开了相关研究,以探索其对鼻咽癌患者能否进行更准确的预后评估。
PNAS:周政/徐冬一合作揭示EB病毒抑制宿主DNA损伤应答新机制
该研究采用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研究手段,揭示了EB病毒蛋白BKRF4调控宿主核小体组装并抑制宿主DDR的分子机制。
JITC:厦大夏宁邵团队开发出搭载PD-1抑制剂的溶瘤病毒!
自2015年10月首个溶瘤病毒疗法被FDA批准用于治疗黑色素瘤后[1],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明,溶瘤病毒在癌症治疗中确具有一定作用,如在胶质母细胞瘤[2]及软组织肉瘤中[3]。
武田与Code Bio达成20亿美元协议:利用靶向性3DNA非病毒基因药物递送平台,开发罕见病基因疗法!
3DNA是一种新型、非病毒、多价、合成DNA递送平台,可克服基于病毒的基因递送方法固有的许多挑战,包括免疫原性、大小和递送限制、无法再给药以及制造复杂性。
导致1889大流行的罪魁祸首很可能是一种冠状病毒
1889年夏天,沙俄帝国(今俄罗斯)贫穷的中亚城市布哈拉暴发了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疫情,这种传染病的死亡率高达5%-8.75%。到了10月份,疫情扩散至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然后进入波兰,并沿公路、铁路和河流蔓延到了芬兰、匈牙利、德国与奥地利,从此掀起了全球性大流行。1889年10月底时,巴黎、伦敦和爱丁堡的许多市民都受到了感染。随后,轮船把疫情传到了美
别再被“垃圾DNA”骗了!三大非编码RNA狼狈为奸,携手促癌!
非编码RNA(non-codingRNA, ncRNA)是指不编码蛋白质的RNA,以往被认为是“垃圾RNA”。随着对RNA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非编码RNA的突变或表达异常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ncRNA 可以按照不同长度上来划分,例如长度大于200nt的ncRNA被称为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而长度低于50nt的则
CircEAF2通过miR-BART19-3p/APC/β-catenin轴抑制EB病毒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进展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淋巴瘤的重要致病因子,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转归密切相关。环状RNA(CircRNAs)在淋巴瘤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CircRNA在与EBV相关的DLBCL进展中的潜在机制仍然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
河北疾控病毒所所长分析德尔塔变异株六大特点
辛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召开。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所长、主任技师齐顺祥在会上说,对于群众的日常防护,要针对这次疫情特点来进行分析。德尔塔变异株传播速度快、体内复制快、转阴时间长,对疫情防控提出更大挑战。近期,国内多地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工作严峻复杂,不能有丝毫松懈。齐顺祥介绍,德尔塔变异株具有六大特点:1.传播速度快;
感染变形虫的巨病毒也能将它们的DNA组装成类似核小体的结构
2021年7月30日讯/生物谷BIOON/---对于一些巨病毒(giant virus)来说,一种DNA包装技巧可能对它们的感染性至关重要。称为Marseilleviridae的变形虫感染病毒(Amoeba-infecting virus)将它们的DNA缠绕在它们自己编码 的组蛋白上,就像线轴上松散地包裹着的线。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