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研人员研发出基于遗传工程化细胞的类生命视觉感知成像器件

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类生命机器人研发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在基于生命-机电系统深度融合的类生命机器人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发出一种以光遗传工程化细胞为生物光敏感元件、以单层石墨烯为生物电子界面的类生命光电晶体管,并将其作为核心光电传感单元构建了类生命视觉感知成像系统,为研发具有高性能和良好生物兼容性的新型视觉假体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相关研

2021-03-16

Nat Commun: 新型遗传学诊断技术有助于预测多种族人群前列腺癌患病风险

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的科学家领导的国际团队验证了一种更具包容性和综合性的遗传工具,可预测恶性前列腺癌的发病年龄,该疾病在2004年到2020年之间造成33,000多名美国男性患者的死亡。

2021-02-26

一种新型CRISPR技术或能为基因疗法带来革命性变革 从而治疗人类的遗传性疾病

2021年2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In vivo base editing rescues 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 in mice”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MIT和博德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报道了一项标志基因疗法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研究者表示,一种新

2021-02-23

2020年遗传学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2020年12月31日讯/生物谷BIOON/---2001年,英国牛津大学生理学教授Gero Miesenbck在世界上开创了一种叫做光遗传学的技术:通过基因改造神经细胞,让神经细胞拥表达对光产生反应的蛋白,从而成功地通过光经过基因改造的神经细胞,触发它们的电活动,这意味着可以用光控制神经细胞的电活动。作为光遗传学创始人,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基因改造神经细

2020-12-31

张锋等团队开发新技术,为系统性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

 人类遗传学研究发现了成千上万个基因座的遗传变异与复杂的人类疾病之间的关联。特别是,对基于三重基因的全外显子测序(WES)的分析表明,存在大量的从头丧失功能的变异,这些变异导致了神经发育病理的风险,包括自闭症谱系障碍和神经发育延迟(ASD / ND) 。与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确定的常见变体相比,此类从头风险变体通常具有较大的效应量,高度

2020-12-03

elife:遗传学帮助开发亨廷顿动物模型

亨廷顿舞蹈病是一种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由于大脑纹状体核中神经元的变性导致运动,认知缺陷和精神疾病的改变。 UB神经科学研究所(UBNeuro)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对这种疾病的发展所涉及的神经元回路之一进行了描述:背外侧纹状体核(DSL)中的次级运动皮层(M2)的连接。

2020-11-12

纳米孔测序技术遗传病结构变异中的检测和应用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具有先天性、终生性和家族性,且病种多,发病率高等特点,基因组变异主要分为SNV(单碱基变异)、Indel、结构变异(SVs)三大类。其中结构变异(SVs)通常指基因组上大的序列变化和位置关系变化,包括长度在50bp以上的长片段序列插入或者删除、串联重复、染色体倒位、染色体内部或染色

2020-11-15

Nat Commun:遗传技术有助于阻止疟疾传播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一种称为“种群修饰”的策略,通过CRISPR-Cas9系统将防止寄生虫传播的基因导入蚊子染色体,因此在利用遗传技术控制疟疾传播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2020-11-04

Sci Rep:科学家成功利用人工RNA编辑技术修复基因组遗传代码 有望治疗多种遗传性疾病

2020年10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目前并没有确定的疗法来治疗由点突变引起的多种遗传性疾病,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先进科学技术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利用人工的RNA编辑研究了一种治疗手段在治疗遗传性疾病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尽管基因编辑技术作为一种基因修复技术备受关注,但诸如C

2020-10-24

Nat Commun: 遗传学能够控制猴子运动

光遗传学是最近开发的一项遗传学修饰技术,它可以通过转基因手段向细胞内导入光敏蛋白,然后通过向表达光敏蛋白的细胞进行光照来控制细胞功能。光遗传学使我们能够激活或抑制特定数量的神经元细胞。如今,光遗传学已成为研究脑功能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使用这种技术的研究都是在啮齿动物上进行的,而针对猴子的光遗传学实验中,除了少数针对眼球运动的研究之外,均以失败告终。

20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