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植入式柔性脑机接口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脑机接口是重要脑功能探索和重大脑疾病诊治的核心关键技术,是国际脑科学前沿研究的重要工具,是解决高位截瘫、渐冻症、失语症等难治性神经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是“人机物”三元共融万物感知的核心技术。然而,当前脑机接口技术面临“带宽不足”、“植入创伤大”、“长期记录稳定性差”三大挑战。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针对脑机接口面

2021-07-21

微流控热泳生物传感研究取得进展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指从细胞膜上脱落或者由细胞分泌的双层膜结构的囊泡状小体,直径从40nm到1000nm不等,能将mRNAs从供体细胞转移到受体细胞,并直接调节受体细胞的蛋白表达。细胞外囊泡中mRNA的分析为肿瘤的非侵袭性快速诊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细胞外囊泡的mRNA含量极低且检测

2021-07-01

微流控热泳生物传感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孙佳姝课题组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教授江泽飞、张少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戴波等合作,在基于功能核酸的微流控热泳生物传感领域取得系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 12, 2536)和《纳米·今日》(Nano T

2021-06-16

基因编码二维红外探针研究酶活性中心柔性研究获进展

  《德国应用化学》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江云课题组、物理研究所李运良课题组及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庄巍课题组,以A genetically encoded two dimensional infrared probe for enzyme active-site dynamics为题的研究论文。论文报道了一种新的二维红外探针间叠氮

2021-03-08

海水致病菌快速电化学传感分析与鉴别研究获进展

  海水中致病菌的污染威胁人们的健康安全,并对水产养殖业造成危害和损失。海洋环境中多种致病菌的同时存在可能产生协同作用,使其潜在威胁更加突出;部分致病菌也是耐药基因的主要储存库,在耐药基因的传播和进化中发挥作用。因此,亟须发展海水中多种致病菌的快速鉴别和检测新方法。近日,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研究员秦伟及其团队,利用生物分子的高选择性

2021-02-10

IMEC研发世界最小的生物传感器 瞄准高灵敏度DNA分子检测

  比利时IMEC(Interuniversity Microelectronics Centre,微电子研究中心)推出全世界最小的基于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的生物传感器(BioFET),尺寸仅为13纳米鳍宽和50纳米栅极长,并成功在其300毫米洁净室实现生产。目前该传感器可检测的极限为几十个DNA分子,最终目标是能够实现单个D

2021-02-01

Nature:开发出基于蛋白的新型生物传感器,可快速检测冠状病毒蛋白和抗体

2021年2月1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方法来检测构成大流行冠状病毒SARS-CoV-2的蛋白以及针对这种病毒的抗体。他们设计出基于蛋白的生物传感器,当与这种病毒的蛋白组分或特异性的COVID-19抗体混合在一起时会发光。这一突破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更快、更广泛的检测。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

2021-02-01

基于人体介电谱的射频无创血糖传感器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微创中心副研究员聂泽东团队设计出基于高场约束的表面等离子体传感器以实现无创血糖的监测。相关研究成果以Surface Plasmonic Feature Microwave Sensor with Highly Confined fields for Aqueous-Glucose and Blood-

2020-11-21

大肠杆菌新型宽范围木糖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和优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国际合成生物学领域权威期刊《ACS Synthetic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赵心清教授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Hal Alper教授的合作研究成果“Design, evolu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xylose biosensor in Escherichia coli us

2020-10-16

SERS液滴生化传感器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研究员陈大鹏课题组与中北大学教授熊继军课题组合作,在表面增强拉曼(SERS)生化检测研究中取得阶段性进展。陈大鹏课题组提出一种开放式SERS液滴传感器,解决了传统基底型SERS器件所需的复杂制备工艺问题,利用烛灰纳米链结构的多孔易断性,以滚动方式在基底形成具有丰富三维“热点”的SERS活性液滴,从而增强液滴

20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