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热泳生物传感研究获进展
来源:国家纳米中心 2021-06-16 13:01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孙佳姝课题组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教授江泽飞、张少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戴波等合作,在基于功能核酸的微流控热泳生物传感领域取得系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 12, 2536)和《纳米·今日》(Nano T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孙佳姝课题组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教授江泽飞、张少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戴波等合作,在基于功能核酸的微流控热泳生物传感领域取得系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 12, 2536)和《纳米·今日》(Nano Today, 2021, 38, 101203)。
转移性乳腺癌(MBC)是一种包括多种不同亚型的异质性疾病。外周血中肿瘤来源的细胞外囊泡(EVs)作为液体活检的重要靶标,在MBC的精准诊断和疗效评估方面具有应用前景。研究采用一种快速、灵敏、低成本微流控热泳适体传感器,对血浆EV的乳腺癌相关蛋白质特征进行分析,有效排除血浆游离蛋白干扰(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 12, 2536)。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机器学习算法,基于8种EV乳腺癌蛋白表达水平构建EV蛋白特征,用于区分MBC患者、非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年龄配对的健康对照者,准确率达91.1 %。在训练队列、验证队列、前瞻队列研究中,EV蛋白特征可监测MBC的治疗反应,对治疗后疾病进展(PD)与稳定/部分缓解(SD/PR)的区分准确率为88.5 %。EV蛋白特征还与接受治疗的MB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相关,其中前列腺癌生物标志物EV PSMA可作为MBC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国家纳米中心特别研究助理田飞与张少华为论文第一作者,孙佳姝、刘超(国家纳米中心研究员)与江泽飞为论文通讯作者。(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