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君兴等发现云南红河水系金线鲃属鱼类一新种—西畴金线鲃

金线鲃属(Sinocyclocheilus)为中国鲤科(Cyprinidae)最大属,目前记载有效种50 余种,广泛分布于云南东部、贵州中南部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北部等地区。其中,26种分布于云南。云南文山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发育地区,洞穴鱼类资源丰富,截至目前共记录洞穴鱼类约10种,且分布区均属南盘江水系,主要集中于丘北和砚山两地的龙潭和河流。

2013-08-29

BMC Genomics:大荣等揭示低等鳞翅目线粒体基因的原始排列

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一种重要的细胞器,是真核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含有自身的DNA,其基因组中包含有核酸序列、氨基酸序列、基因重排和基因二级结构等各种类型的信息,为种群遗传结构、生物地理学和系统发育等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分子标记。 鳞翅目包括45-48个总科,是昆虫纲第二大类群。双孔类(Ditrysia)包含了98%的已知鳞翅目物种,被称为高等鳞翅类。

2012-11-18

Curr Biol:王晨等凋亡信号磷脂酰丝氨酸研究获进展

2012年6月21日,我所王晓晨实验室在《Current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题为“C. elegans Secreted Lipid-Binding Protein NRF-5 Mediates PS Appearance on Phagocytes for Cell Corpse Engulfment”的文章。

2012-11-18

Genes & Devel:王晨等细胞凋亡研究取得进展

2012年6月15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王晓晨实验室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刘迎方实验室合作在《Genes & Development》杂志上发表题为“Structural Study of TTR-52 Reveals the Functional Mechanisms of a Bridging Molecule in Apoptotic Cell Engulfment”的文章。

2012-11-18

Nat Struc & Mol Biol:苏东等解析先天免疫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重要接头及感应蛋白

2012年6月25日,《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 NSMB) 在线发表了我校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生物动态成像中心(BIOPIC)苏晓东教授研究组的论文“The 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sensing and binding of cyclic di-GMP by

2012-11-18

JBC:北大苏东教授阐明磷酸化抑制caspase-6的机制

Caspase全称为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是一组存在于细胞质中具有类似结构的蛋白酶。它们的活性位点均包含半胱氨酸残基,能够特异性的切割靶蛋白天冬氨酸残基后的肽键。caspase-6是caspase家族的一种,它的底物是lamin A和keratin18,它们的降解导会致核纤层和细胞骨架的崩解。

2012-11-18

武庆:新技术推动康复医疗智能化应用

8月29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4健康管理高峰论坛"在上海斯波特大酒店进行第二天的会议。来自上海电生理康复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杨武庆秘书长参加了此次论坛,并发表了题为"新技术推动康复医疗智能化应用"的精彩报告。

2014-09-04

J Neurosci:李江等神经系统早期发育方面获进展

Joubert综合征(Joubert syndrome, JBTS)是一种十分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神经系统发育迟滞疾病。主要是小脑蚓部发育不良加上其他异常,常见症状是发作性气喘,在新生儿期出现发作性呼吸急促或呼吸暂停。眼球常有急促运动,智力发育迟钝,由于小脑蚓部发育不良而致共济失调和平衡障碍,某些患者的视网膜发育不良或缺失,导致先天性失明,也有脉络膜脱失者。

2013-06-20

Mol Ecol:曾茂等发现青藏高原隆起导致山溪鲵种群分化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Molecular Ecology杂志刊登了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Coalescence patterns of endemic Tibetan species of stream salamanders (Hynobiidae:Batrachuperus),”,文章中,研究者发现了青藏高原隆起导致山溪鲵种群分化。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