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RNAscope原位杂交技术对复杂组织进行空间表达分析

RNAscope和BaseScope原位杂交(ISH)广泛应用于人类样本库和临床科研以及临床前动物模型等组织中的高分辨率目标RNA表达分析。ACD的RNA-ISH检测在临床实验研究中是有效的,能够在复杂的组织微环境中进行定量的、细胞特异性的表达分析。RNAscope和相关ISH技术的应用进展包括:- 固定组织中RNA的单分子检测- 空间、多重RNA-ISH用

2020-05-22

PNAS: 斑马向研究人员传授更多有关房颤的知识

最近一项在斑马鱼中进行的研究表明,遗传变异与心律不齐,房颤之间可能存在联系。

2020-01-23

新型番茄雄性不育系统用于杂交种子生产

 番茄作为一种严格的自花授粉作物,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番茄生产基本上都是应用杂交种。目前番茄的杂交制种以人工去雄授粉的方式进行,存在制种成本高、杂交种纯度难保证等风险。利用雄性不育系做母本进行杂交种子生产,可减少人工去雄劳动量,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种子纯度以及避免亲本流失。自然发现的番茄雄性不育系多数是隐性核不育系,转育过程长并难以找到有效保持系,制

2020-01-15

一种发光靠进食海萤“点亮”自己

 日本一项新研究发现,海洋中一种身体会发光的拟单鳍鱼自身并没有发光基因,而是通过进食发光浮游生物来获取能发光的蛋白质。这是科研人员首次发现这种“偷盗蛋白质”现象。日本中部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分析了拟单鳍鱼这种会发光的海鱼,发现它发的光来自一种名为荧光素酶的蛋白质,而其自身没有合成这种蛋白质的基因。分析显示

2020-01-14

Nature Genetics: N6-甲基腺苷调节人体细胞RNA:DNA杂交的稳定性

 近日,英国诺丁汉大学等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Genetics上发表了题为“N6-methyladenosine regulates the stability of RNA:DNA hybrids in human cells”的文章,发现N6-甲基腺苷可以调节人体细胞RNA:DNA杂交的稳定性。R环结构(R-loop)是生物体中发现

2020-01-13

中国科学家公布斑马1号染色体全基因敲除研究成果

斑马鱼是一种小型热带淡水鱼。自上世纪70年代美国俄勒冈大学的George Streisinger教授将斑马鱼首次引入实验室以来,斑马鱼逐渐成为与小鼠、果蝇、线虫并列的四大模式动物之一。在40多年的斑马鱼研究发展历史中,欧美斑马鱼学者发起了几次大规模的斑马鱼随机诱变突变体库(Mullins et al. 1994; Solnica-Krezel et al.

2020-01-11

斑马1号染色体全基因敲除取得进展

 斑马鱼是开展生命科学、健康科学、环境科学等研究的重要模式动物。在斑马鱼研究历史上,欧美学者发起过几次大规模的随机诱变突变体库,开展基于“从表型到基因型”的正向遗传学筛选,奠定了斑马鱼作为国际公认模式动物的重要基础。随着斑马鱼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和CRISPR/Cas9等基因组编辑技术的成熟,规模化靶向构建斑马鱼基因敲除突变体库,系统开展“从基因型到

2019-12-20

利用CRISPR/HDR技术进行工程化改造有望赋予杂交瘤抗体多样化的功能!

2019年9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如今,生物工程师和生命科学家能够结合杂交瘤技术来制造大量相同的抗体,同时还能开发出新型的抗体疗法和诊断技术,近年来该技术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都突出了抗体型别对于治疗效果的重要性。在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荷兰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多用途的CRISPR和同源定向修复(HDR)平台,其能够快速设计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并形成重组杂交瘤,其能够分泌设计抗体的首选格

2019-09-30

研究揭示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5在斑马性腺发育中的功能和机制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化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型式,它受精氨酸甲基化转移酶基因家族的介导,在RNA加工、DNA修复、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及基因调控等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5为该基因家族成员之一,属II型精氨酸甲基化转移酶,介导对称性精氨酸双甲基化。由于Prmt5基因在小鼠中全身性敲除,导致胚胎早期死亡,因此对其总体的在体生物学功能还并不十分了解。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人

2019-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