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ONE:寻找细菌致病基因或加速对莱姆病发病机理的探寻

2012年10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得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者加速了他们对引发莱姆病细菌的基因的相关研究,这项研究或许会开发出新型的检测手段以及治疗莱姆病的疗法。莱姆病是由扁虱叮咬而出现麻疹、发烧等症状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文章中,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新技术可以提高其检测细菌基因的速度,是原来检速度的15倍以上,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One上。

2012-11-18

Cell Res:与干细胞和肿瘤功能密切相关的Hedgehog (Hh)信号通路的新分子调控机理

Hh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及成体组织器官的功能维持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功能紊乱常常导致各种人类疾病包括各种肿瘤的产生:如基底细胞瘤,髓母细胞瘤,肺癌和肝癌等。Hh信号是通过7次跨膜的G蛋白偶联受体Smoothened (Smo)来传递给下游转录因子Gli的,但是哺乳动物系统中将信号从膜蛋白Smo传递给转录因子Gli的中介蛋白及其分子调控机理并不清楚。

2012-11-18

PNAS:Spindlin1与组蛋白H3K4me3识别的机理

2012年10月17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在线发表了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许瑞明、饶子和课题组和NIBS朱冰课题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文章题为Distinct mode of methylated lysine-4 of histone H3 recognition by tandem tudor-l

2012-11-18

Human Repro:长达17年的大型研究揭秘法国男性发生精子质量和浓度降低的分子机理

2012年12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Human Reproducti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法国de Veille Sanitaire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明,从1989年至2005年,法国男性精液中的精子浓度处于持续下降的状态,而且正常形成的精子数量也发生了降低。

2012-12-08

JCI:揭示卵巢癌细胞“劫持”周围组织并增强肿瘤发生的分子机理

2012年9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肿瘤的生长依赖于其癌症细胞和周围正常组织或者癌症基座的相互作用,间质细胞可以刺激肿瘤细胞的生长,然而,目前是否肿瘤细胞可以影响其基座细胞并不清楚。

2012-11-18

:人胞质ProX编校误氨基酰-tRNAPro的机理

近日,英国《生物化学杂志》在线发表了生化与细胞所题为“Human cytoplasmic ProX edits mischarged tRNAPro with amino acid but not tRNA specificity”的最新研究成果,报道了人胞质ProX编校误氨基酰-tRNAPro的机理

2013-01-05

:公有T细胞受体产生的机理

由于每个个体体内的T细胞数目是有限的,而V(D)J重排过程可能产生的T细胞受体种类数很多,因此之前人们一直认为不同个体重排产生相同的T细胞受体的可能性几乎不可能。 奇怪的是,公有T细胞(不同个体在应对相同抗原时筛选出相同的T细胞受体)普遍存在于各种免疫反应中。公有T细胞使得一个种群中的不同个体在应对常见的病原菌时产生相似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受体,从而有利于这个种群。

2012-11-18

PLoS Pathog:首次揭示鼠弓形虫进入大脑并影响个体行为的分子机理

2012年12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12月6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首次揭示了,寄生虫-鼠弓形虫如何进入到人类大脑中来影响宿主的行为表达,这项研究由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和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者开展。 鼠弓形虫可以引发弓形体病,这种寄生虫比较常见,其可以感染全球30%至50%的人群,同样也可以感染动物,如家猫。

2012-12-10

Cell Rep:慢性炎性疾病发病的分子机理

2013年2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炎性反应在个体健康保护和疾病产生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炎性反应相关的疾病症状科学家们已经知道,可是对于隐藏在其深处的机理却不得而知。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UNC Lineberger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者在分子水平上绘制了控制炎性作用的蛋白质之间复杂的作用图谱。

2013-02-25

EST:水稻富集甲基汞机理研究获新成果

自中科院地化所冯新斌课题组发现我国西南汞矿区食用稻米是农村居民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径以来,水稻富集甲基汞机理研究成为汞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重要内容。冯新斌课题组针对水稻富集甲基汞机理这一科研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发现稻田土壤是水稻体内甲基汞的主要来源,水稻对甲基汞的富集是一个吸收-运移-富集的动态变化过程。因此,准确评估稻田土壤中甲基汞的生物可利用性成为人体水稻食用风险评估的重要内容。

201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