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 Vasc Surg :患者血运重建术前/后灌注情况的定量评估

需要进行下肢血运重建患者的病情越来越复杂。对血运重建术前和术后灌注情况进行评估的传统方法非常有限,往往只能通过已存在的动脉中层硬化、开放性创伤、之前曾接受脚趾或前足截肢和感染进行评估。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血管和腔内血管外科的JonathanD.Braun等人首次应用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对严重下肢缺血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以制定量化且可重复的参数来评估灌注情况。

2013-07-16

DNA分子机器人可被应用于癌症、自身免疫病

2013年8月2日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纽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纳米技术将DNA组装的生物机器人应用于靶向定位于不正常细胞表面,以达到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病的目的。这种以DNA为基础的分子机器人可以相较于抗体而言,可以定位多重受体,因而具有更强的肿瘤靶向性。同时研究人员还用荧光标记分子机器人从而可以利用其进行诊断。

2013-09-13

Nature:美科学家以分子机器再现古老进化过程

近日,美国芝加哥大学和俄勒冈大学科学家利用生化技术复活了一些古老的基因,在现代生物体上测试了它们的功能。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的《自然》杂志网站上。研究者得出了令人惊讶的结论:分子机器中出现的一个新组件,是为了弥补功能上的选择性损失,而不是突然出现了新能力。 “分子机器”是多种特殊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这些蛋白质能共同协作执行某个生物功能。大部分活细胞要发挥功能,必须通过“分子机器”来实现。

2012-11-18

五类手术机器人进军医疗保健领域

近年来,机器人不仅用于工业领域,在医疗系统也已得到推广应用。如大名鼎鼎的手术机器人(SurgicalRobot)的问世不过短短10年,但同样取得重大进展。 机器人进军医疗保健领域 实际上,手术机器人是一组器械的组合装置。它通常由一个内窥镜(探头)、刀剪等手术器械、微型摄像头和操纵杆等器件组装而成。

2012-02-16

Eur.Heart.J:何奔等发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新机制

近日,《欧洲心脏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何奔教授领衔的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新机制。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心脏病学的重要问题,缺血的心肌在血管开放后导致了比血管闭塞时更严重的急性损伤,临床上会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肌坏死面积扩大,心脏破裂甚至死亡。

2012-11-18

Hansen筹集9300万美元推广机器人手术系统

2013年8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 --位于加州的Hansen Medical公司决定筹集9300万美元推广机器人手术系统Courtesy。公司首先将通过发行股票筹集3900万美元,第二阶段筹集剩下的5400万美元。最近一段时间,公司饱受业绩下滑的困扰。而机器人手术系统市场令公司看到新的希望。

201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