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hnos:世界最古老蝎子印记化石可追溯至2.8亿年前
这个蝎子印记化石的年代可追溯至二叠纪早期,证实远古蝎子历经多次物种大灭绝事件却幸存下来,以及二叠纪大气层二氧化碳指数可能是现今三倍。人
Proc.R.Soc.B:陡山沱化石并非硫珠菌
对陡山沱化石进行的高分辨率分析表明,它们并没有像硫珠菌那样腐烂 12月6日,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刊登的一项报告"Experimental taphonomy of giant sulphur bacteria: implication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embryo-like Ediacaran Doushantuo fossils"说...
:两种猴基因组分析揭示遗传差异重要性
2011年10月17日,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大基因和广东华南新药创制中心(SCCIP)等国内外科研单位合作完成的食蟹猴及中国恒河猴基因组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杂志《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上在线发表。
PNAS:猴母亲或影响儿子的生育
一项研究提出,在某些平等主义的灵长类种群中的母亲可能促进他们的儿子的生殖成功。 Karen Strier及其同事调查了生活在巴西Minas Gerais的受保护森林Reserva Particular do Patrim?nio Natural Feliciano Miguel Abdala保护区的绒毛蛛猴的父亲血缘。
我国发现1.2亿年前怀孕蜥蜴化石
科学家在中国东北部发现年代最为久远的怀孕蜥蜴的化石,距今至少1.2亿年。这块怀孕蜥蜴化石的发现证明,白垩纪早期的一些蜥蜴和蛇类也通过分娩的方式繁殖下一代,而不是产卵,远远早于此前的预计。 裂开的石灰岩,暴露出小矢部龙化石 蜥蜴胚胎的形状在母亲的骨骼中间依稀可见 鬣蜥胚胎,所处发育阶段与化石中发现的小矢部龙胚胎类似 这位长腿蜥蜴妈妈在分娩前几天就死亡,而后被埋入泥浆中变成化石。
智利航空公司实现生物燃料商业首飞
3月7日,智利航空公司一架空客A320客机使用回收植物油提炼而成的生物燃料作为航空燃油,实现由首都圣地亚哥至康塞普西翁的商业首飞。 智利航空公司发布公报称,此次飞行航程约500公里,所用生物燃料提炼自回收植物油,其品质符合最严格的航空燃油质量要求。未来公司将逐步扩大生物能源在航空燃油消费中的比例。
韩国化石上发现迄今最大恐龙齿痕
韩国古生物学家发现一组化石,显现迄今所知最大的恐龙牙齿咬痕,由食肉龙留在一只食草龙的尾椎上。 化石显现的最大齿痕长17厘米、宽2厘米、深1.5厘米。 德新社8月1日援引韩国釜庆大学环境科学院教授白寅成(音译)所做解释报道:单纯依据化石上的“齿痕非常难以确认(食肉龙所属)种类”。不过,齿痕能帮助推断食肉龙的捕食习性。
PNAS:东亚最早古人类暴力行为的化石证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吴秀杰与南非及美国学者合作对距今13万年的广东马坝人头骨化石表面痕迹进行研究发现,造成损伤的原因很可能是人类之间的暴力行为。这项研究首次提供了东亚地区最早的人类之间暴力行为以及受伤后长时间存活的化石证据,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网络版上。 据介绍,1958年发现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狮子山的人类头骨化石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中更新世晚期人类。
Geology:新发现七亿年前纤毛虫化石
任何学过高中生物的人都应该听说过纤毛虫。它是一种纤毛纲动物,也是被研究的最彻底的动物种类之一。世界上已知有超过7000种不同的纤毛虫,这是一种非常有特点的微生物:单细胞和纤毛的组合体。在希腊语中,“纤毛”这个词意思是“眼睫毛”,纤毛虫利用这细毛在水里游泳并捕捉猎物。 现在的海洋中纤毛虫到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