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子刊:揭示新冠病毒通过鼻细胞制造纳米隧道进入大脑

在这篇论文中,他们描述了对这种病毒感染某些类型细胞时的行为的研究,并使用高倍显微镜研究它的运动。

2022-07-27

J Clin Invest: KRAS基因突变是胰腺癌细胞外小泡淋巴生成的重要启动子

该研究提供了对癌症淋巴管生成的机制洞察,具有开发生物标记物和RAS途径疗法的潜力。

2022-07-27

Nat Immunol:首次在世界上绘制出免疫疗法靶点蛋白LAG3的晶体学结构 有望帮助开发多种新型抗癌疗法

来自Moffitt癌症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全球首次对LAG3蛋白的分子结构进行了可视化的研究,文章中,研究人员描述了LAG3的晶体结构以及其如何与癌细胞所产生的分子发生相互作用。

2022-06-30

白内障诊疗进入精准屈光时代,散光矫正型自然视觉三焦晶体将在中国重磅上市

眼睛是心灵之窗,清晰的视野能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

2022-06-18

Nature:揭示血管的第三种起源---由淋巴产生

我们的家庭出身往往在许多方面塑造我们的未来。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血管也是如此。

2022-05-30

Nature子刊:上海大学魏滨团队等发现脑膜淋巴是病毒感染大脑并传播的重要通道

这些研究开创性揭示了病毒可以利用脑膜淋巴管突破大脑与外周屏障进行传播。促进脑膜淋巴管增生的手段可能为治疗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提供新策略。

2022-05-11

SCIENCE ADVANCES:科学家阐明连接细胞的隧道纳米的形成机制

近日,韩国浦项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文章。

2022-04-29

Omicron虽温和,但放松控仍可致死亡人数反弹

这一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当下SARS-CoV-2变体Omicron的高传播性,过早放开疫情防控限制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新冠死亡人数发生反弹。

2022-04-10

JAMA子刊:Omicron虽温和,但放松控将会导致死亡人数大幅反弹

这项模型研究显示,虽然美国目前新冠感染病例在持续下降,但新冠仍会给美国带来重大损失。由于Omicron的高传播性,过早放松限制会导致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的显著反弹。

2022-04-08

Science Advances:解析植物维抗病性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何祖华研究组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科研论文,揭示了一种之前未被发现的维管束特异的免疫机制,为研究植物维管束病害如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免疫通路,也为提高作物对维管束病原菌的抗病性提供了潜在新途径。由于维管束抗性研究的困难,通常由细菌或真菌专化侵染植物的维管系统从而影响

202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