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发表高质量染色体级醋栗番茄基因组序列
醋栗番茄是栽培番茄的野生祖先种,以其优异的抗性、浓郁的风味、可与栽培番茄直接杂交、快速转育优良性状等特点,广泛用作现代番茄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其基因组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对充分挖掘该野生种质资源的育种潜力和价值,促进番茄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因此,醋栗番茄的基因组研究受到研究者关注,此前已有个别基因组草图发布,但是,这些草图并不完整,高度碎片化,限制了它们在育种
Nature:揭示多能性干细胞不依赖于TRF2的染色体末端保护机制
2020年11月29日讯/生物谷BIOON/---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它保护我们的DNA,确保细胞健康分裂。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干细胞中的端粒保护机制是极其独特的。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11月25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RF2-independent chromo
庄小威教授揭示人类染色体的三维结构
2020年11月25日讯/生物谷BIOON/---在高中课本中,人类的染色体被描绘成X形状,就像两个热狗卡在一起。但是,这些结构远非准确。Jun-Han Su说,“在90%的情形下,染色体并不是这样存在的。”去年,在Su博士毕业之前,他和美国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研究生院的三名在读博士生---PuZheng、SeonKinrot和BogdanBintu-
Nature:揭示MSL复合物特异性识别雄性X染色体机制
2020年11月22日讯/生物谷BIOON/---人类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男性只有一条。这种染色体的不平衡也延伸到了动物王国的其他分支。有趣的是,不起眼的果蝇设计了一种不同的方式来“平衡”这些差异。人类和小鼠的雌性会关闭其中的一条X染色体,而果蝇则是由雄性来完成这项任务。一种称为MSL复合物的表观遗传因子与单条雄性X染色体结合,并利用它的组蛋白乙酰化功能使得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所叶星研究员团队发布首个大口黑鲈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图谱
近日,珠江水产研究所叶星研究员团队完成了大口黑鲈染色体水平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和遗传解析,研究论文“Chromosome-level genome assembly for the largemouth bassMicropterus salmoidesprovides insights into adaptation to fresh and
一种新型系统能在3小时内对染色体端粒进行准确分析!
2020年9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题为“Massively parallel single-molecule telomere length measurement with digital real-time PCR”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
美国临床营学杂志:垃圾食品与染色体上的年龄标记有关
科学家在欧洲和国际肥胖症会议上报告说,与很少吃加工垃圾食品的人相比,每天吃3份或更多的“超加工食品”衰老的几率增加了一倍,即染色体末端DNA和蛋白质端粒链会变短。人的染色体(灰色)被端粒(白色)覆盖。图片来源:PD-NASA;PD-USGOV-NASA超加工食品是由一些油、脂肪、糖、淀粉和蛋白质混合而成的工业化生产的物质,其中几乎不含天然或天然食品。它们通常
首个染色体水平大蒜基因组图谱绘制成功
7月27日,《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首个染色体水平大蒜基因组图谱。被测序的大蒜品种是二水早紫皮蒜,其适用性广,在我国种植地域最广。这项成果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以下简称麻类所)南方蛋白饲料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团队联合有关高校和企业,历时4年完成。论文通讯作者、麻类所研究员刘头明介绍,大蒜是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我国大蒜的年播种
生成完整的人类X染色体序列!
2020年7月21日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下属的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HGRI)的研究人员制造出了第一个人类染色体的端到端DNA序列。近日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表明,精确地生成人类染色体的碱基序列现在是可能的,这将使研究人员能够生成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序列。"这一成就开启了基因组学研究的新时代,"美国国
美国研究团队首次合成人类X染色体序列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下属的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HGRI)的研究人员制造了人类染色体的第一个端对端 DNA 序列。这项研究于 7 月 14 日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表明生成一个人类染色体的精确碱基序列如今已成为可能,未来研究人员还将能够生成人类基因组的完整序列。NHGRI 主任 Eric Green 博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