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揭示DNA细胞质中的存在促进先天性免疫反应机制

图片来自Nature, doi:10.1038/nature238902017年9月14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在哺乳动物细胞质中存在的DNA通过结合到一种二聚体酶上,触发免疫反应产生。这种二聚体酶插入到DNA双螺旋之间,形成一种梯状结构的‘横档(rungs)’。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9月13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

2017-09-14

Nature:揭示DNA损伤招募免疫细胞抵抗癌症机制

图片来自The lab of Roger Greenberg, MD, PhD, 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2017年8月2日/生物谷BIOON/---癌症本质上是一种细胞增殖周期(cell replication cycle)疾病。治疗这种疾病的目标是永久性地杀死不受控制增殖的癌细胞。化疗和放疗导致DNA断裂,最终导致这些癌细胞死亡。在接受治疗几分钟内,癌细胞招募D

2017-08-02

先天性的DNA感知或能控制细胞衰老

2017年8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机体或培养基中的细胞最终都会停止复制,这种现象称之为“细胞衰老”,其通常是通过端粒的缩短、氧化性应激反应以及细胞的遗传损伤而诱发。阐明细胞衰老的原因和影响或能帮助研究人员深入理解癌症及老化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ell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机体先天性免疫系

2017-08-01

细胞合成生物技术——革新生物医药产业的新兴策略

基因编辑和测序技术的进步,使得合成生物学家可快速可靠地设计改造生物体系,大大推动了医药健康领域的发展。而在过去多年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中,特别是在生物医药领域,主要还是以细胞为宿主进行工程化设计。但是对细胞进行工程化是费时和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细胞的生长及适应性过程通常与工程设计目标是不一致的。并且由于活细胞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基因元件难以标准化、细胞膜的阻碍等,其大大限制了生物组件的改造。为克服这些问

2017-07-27

细胞动力工厂:新研究发现线粒体能量比预期更强大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近日对线粒体的温度进行了测量并发现,线粒体的温度比人体平均温度要高得多。北京时间 6 月 1 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线粒体是细胞中制造能量的结构,因此也被俗称为“细胞动力工厂”。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线粒体的能量可能比我们此前认为的要更加强大。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近日对线粒体的温度进行了测量并发现,线粒体的温度比人体平均温度要高得多,有的甚至会高出大约 13 摄氏度。不过,这一研究成果

2017-06-01

Science关键发现:每个神经细胞都独一

 过去几十年来,为了寻找包括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在内的许多神经疾病背后的遗传因素,科学家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他们收获甚微,在自闭症中,即使最常见的遗传突变也只占到了全部患者的百分之几而已。令科学家们更感到沮丧的是,最可能引起疾病的遗传突变不仅少见,而且并不容易被传给下一代,而那些常见的突变仅能小幅增加患病风险。为了寻找这些缺失的遗传因素,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近,一个可以颠

2017-05-22

改写教科书:人体线粒体温度高达55°C,癌细胞内更高!

近日,一批来自法国,韩国和德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动物细胞线粒体内的一般温度竟然会高达50摄氏度。在他们上传到bioRxiv的论文中(Mitochondria Are Physiologically Maintained At Close To 50 C),该团队介绍了他们如何使用温度敏感的染料来确定细胞器的温度,以及这一发现对于绝大多数原有细胞和代谢研究的颠覆性影响。对于科学家和普通大众来说,健康人

2017-05-12

科学家发现人类细胞线粒体“运行”温度可高达50℃

2017年5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发表于bioRxiv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法国、韩国和德国等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人类机体细胞线粒体的内部温度在“运行”时温度或可高达50℃,文章中研究者阐明了他们如何利用温度敏感的染料来检测细胞中细胞器的温度,而且本文研究对于前期的生物研究或许也具有一定的意义,此前研究主要依赖于反应过程中的低温。图片摘自: Wiki

2017-05-12

“狡猾”的癌细胞操控着损伤DNA修复,这就是癌症无法治愈的“根源”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癌症研究小组的科学家们找到证据证明,当用来修复DNA的一组细胞遭到损害,无法完成它们的正常工作时,癌症就发生了。如果进一步的试验成功,那么这些发现就会引导科学家研发靶向分子的全新抗癌药物。科学家们一直知道长久的慢性炎症可以带来DNA的损伤,他们也知道癌细胞传播扩散的能力是由于所谓的“表观遗传学”因素影响的。此次研究的详细报告发表于《癌症细胞》杂志上。在研究中

2017-05-09

罗氏Alecensa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进展生存期击败辉瑞Xalkori

近日,罗氏公布了抗癌药Alecensa 的III期临床试验数据,表明在晚期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显著优于辉瑞的Xalkori (克唑替尼)。

2017-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