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ed:发现一种常见性Bim基因变异与癌症抗药性相关联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TKIs)通过诱导程序性细胞死亡而杀死癌细胞。它们给患有慢性骨髓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和某些类型肺癌的病人带来巨大的治疗益处,但是它们的有效地可能在不同个人之间存在差别。之前的研究已估计TKIs 对大约五分之一的病人没有疗效。
PNAS:特殊蛋白质或可促进细菌携带抗生素耐药性的质粒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杜克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驱动质粒中DNA复制使得葡萄球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关键蛋白质的结构;揭示这种关键蛋白的作用机理对于开发新型路径阻断质粒在葡萄球菌中携带抗生素耐药性提供了一定希望。
JCI:科学家揭示肺癌内在耐药性发生的分子机制
近日,来自乔治敦大学癌症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肺癌内在性耐药发生的原因,并且为开发新型药物来逆转这种肺癌耐药性提供了一定的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
中欧将联合应对耐药性细菌
3月21日下午,中国与欧盟正式在京启动了中欧抗菌素耐药合作项目。中欧将在国家层面形成政策性合力,共同努力抗击抗菌素耐药。抗菌素耐药性这个影响人类健康的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在多个国家发现的“超级细菌”更说明这一问题已日趋严重。细菌耐药性正威胁着人类生命,日益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PLoS One:洞穴中发现抗生素抗药性的普遍流行
图中为研究者在Pearlsian海湾,背景为洞穴中方解石的相关信息 (Credit: Copyright Max Wisshak) 近日,国际杂志PLoS One在线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文章中,来自麦克马斯特大学和阿克伦大学的研究者在新墨西哥的龙舌兰洞穴发现了一种普遍流行的抗生素抗性细菌,龙舌兰洞穴是世界上最深最大的洞穴,人类已经有超过四百万年没有与该洞穴接触了。
Cell:激酶试验可能对研究癌症耐药性的产生有帮助
4月12日发表在《细胞》杂志的一项研究论文中,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研究人员介绍一种蛋白激酶测试技术可以研究癌症抗药性的机制,为肿瘤联合疗法的确定提供判断依据。 激酶在人体组织中发挥关键作用,特别是对癌症细胞的生长尤为重要。在518个已知的人类激酶中,约400个在癌症中表达,但在肿瘤中有哪一种激酶以及多少激酶是实际发挥作用的很难衡量。
:新方法检测疟疾的抗药性
2013年9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NIH下属的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NIAID)科学家与法国和柬埔寨的科学家合作开发了两种检测方法,这两种检测方法能够在三天内确定感染病人的疟原虫是否对青蒿素(artemisinin)敏感,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关键药物。
Nature:揭示细菌耐药性蛋白或为开发抗感染疗法提供思路
2013年9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澳洲莫纳斯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细菌机体中帮助其感染的一种关键蛋白质,于此同时研究者也首次绘制出了该蛋白质的结构图谱。
JBC:科学家发现克服艾滋病毒抗药性的新方法
2012年9月15日 电 /生物谷BIOON/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会存在有几十个不同的基因突变,这一现象称为多态性。最近,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研究人员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这些突变中的之一称为172K,172K能使得某种特定类型的艾滋病毒对治疗更敏感。不久,医生们将能够利用这些知识来帮助他们开发新药物来治疗艾滋病毒感染者。
PNAS:两个P450酶基因发生重组导致棉铃虫产生抗药性
2012年9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在全世界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昆虫。大约有200种不同的植物物种是这种贪婪性昆虫的潜在食物。这种昆虫攻击非洲、南欧、印度、中亚、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地的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