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耐药性的分子标记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临床上的特征以及治疗反应的特异性受到包括遗传,环境以及免疫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然而这些因素并不能很好地适用于治疗方式的预测。目前一线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

2015-02-28

成药跨出国门咋就那么难?

第三届京交会中医药签约项目有18项,涉及医疗服务、中医培训、医疗旅游、远程医疗等,但有关中成药的项目却是空白。在海外,中成药只能以保健品的形式出现,而不能以处方药的身份亮相,成为中医药出海的难题。多位专家受访道出了其真实原因和未来解决方案。

2015-02-15

中药沉浮:部分中成药进入谨慎用药名单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3年)》。让很多人惊讶的是,六味地黄丸、双黄连合剂、鼻炎康片等一些常用药都在“谨慎用药”的名单中出现。专家表示,许多市民认为中成药没有不良反应是个误区。

2015-02-15

Nature:阿西替尼或可用于治疗耐药性的白血病

近日,一篇发表于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辉瑞公司生产的药物阿西替尼的潜在未知的功能,研究者表示该药物或许可以作为显性突变的一种潜在抑制剂,而显性突变往往会引发特定类型的白血病患者出现药物耐受性。

2015-02-11

Cell Cycle:乳腺癌细胞耐药性的分子机理

来自Norris Cotton综合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治疗ERBB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II)阳性乳腺癌的新型疗法。

2015-02-04

PNAS:中和耐药性细菌的新型蛋白质

近日,来自特拉维夫大学(Tel Aviv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可以中和抗生素耐药性细菌细胞的新型蛋白质,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NAS上。

2015-02-03

疟原虫抗药性基因被发现

来自Mahidol-Oxford Tropical Research Unit (MORU)的科学家在这里使用基因测序手段分析了来自亚非15个地区多达1612份血液样本,对比研究后确定了一种名为kelch13的基因突变很可能是产生抗药性的直接原因。

2015-01-26

Int J Cancer:抗血管生成药物多巴胺或可用于癌症治疗

近日,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综合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一种当前用于治疗心脏、血管及肾脏疾病的药物—多巴胺或许可以安全用于癌症治疗中,来遏制肿瘤组织血管的生长,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上。

2015-01-09

Nature: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不易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新型抗生素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系列技术,成功分离出了一种名为teixobactin的新型抗菌化合物,研究者表示,teixobactin或许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在小鼠机体中是有效且安全的,最关键的是其并不会诱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2015-01-09

PLoS Gene: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或可预测

近日,来自Wageningen大学的研究者揭示了细菌对抗生素头孢噻肟的耐药性是可以提前进行预测的。很多研究表明细菌中由于许多基因的突变因此产生了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因此众多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和德国的研究者共同合作,Wageningen大学的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这种新型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预测耐药菌株是否会对其它抗生素产生抗性,以及如何产生抗性。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