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血就能查乳腺癌?新型微流控芯片做到了!仅需50 μL血浆、35分钟出结果,还能精准检测外泌体多个生物标志物!
这项研究成果为乳腺癌液体活检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检测方法。Exo-MIC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样本需求量少,在癌症早期诊断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有望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积极影响。
Nature子刊:利用高通量液滴微流控技术对来自接受ART药物治疗的HIV感染者的HIV前病毒及其宿主整合位点进行测序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是通过将它的基因组整合到受感染的宿主细胞中,进入可逆的潜伏状态,从而逃避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
Mol Cell:利用CRISPR筛选技术或有望识别出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新型药物靶点
2021年8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急性白血病的转化状态需要一定的基因调节程序,而这些程序主要涉及转录因子和染色质调节子。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Cell上题为“ZMYND8-regulated IRF8 transcription axis is a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dependency”
Communications Biology:研究人员开发出基于液滴微流控的链霉菌高通量筛选技术平台
链霉菌是重要的工业微生物,可以生产蛋白、小分子药物等高附加值产品。工业生产中,常用随机诱变手段产生大量的链霉菌突变库,但缺乏与之相适配的高通量筛选手段用以获得目标突变株。已报道的基于流式细胞分选的方法只能对链霉菌的原生质体或孢子进行筛选,由于抗生素等次级代谢产物多产生于菌丝发酵的平台期,因而原生质体或孢子均无法代表链霉菌的真实发酵状态
研究人员突破纳升液滴精准输送和采样的纤维尖端微流控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杨广中教授于Advanced Science杂志上在线发表论文“Microfluidics at Fiber Tip for Nanoliter Delivery and Sampling”(DOI: 10.1002/advs.202004643)。活检是切取少量活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的常规技术,是众多疾病诊断的黄金标准。液体
eLife:新型全基因组CRISPR筛选技术或能发现与癌症发生相关的关键通路
2021年3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Lif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范德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全基因组CRISPR筛选技术,其或能帮助揭示80%-90%的肿瘤是如何生长的。这种新方法能够检测一种特殊的遗传开关,而该开关能诱导持续性的细胞分裂(癌症开始的标志物)。CRISPR是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
美格基因:低滴度新型冠状病毒样品的强化NGS技术助力轻症病例检测
摘要: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和轻症病例,尤其是上呼吸道低滴度病毒的样品,经典的宏转录组测序方法仅能得到非常少的病毒序列。美格基因快速研发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高通量测序的优化技术(强化NGS技术)方案,可极显着地增加测序结果中目标病毒序列的占比,甚至可达到50%以上,部分样本可获得超过90%完整度的基因组。本项技术(强化NGS技术)不仅有助于疑似病例的筛查,更为
Cell Chem Biol:新型筛选技术或能识别出多种癌细胞代谢的新型小分子抑制剂
2019年12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Chemical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筛选系统,其或能利用细胞中重要组分的冗余信息(核苷酸代谢)来帮助识别新型药物,这些药物或能特异性并潜在地阻断对癌细胞生长非常必要的生物学过程。图片来源:University
研究开发新型微滴反应筛选技术并开展单细胞分析应用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杜文斌研究组和黄力研究组共同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微流控界面纳升注射技术(Interfacial Nanoinjection, INJ),该技术可以将传统的生化反应体系微缩在一个纳升体积的油包水微液滴体系中完成。针对这一技术创新,团队申请了多项中国发明专利和美国专利,并研制了基于INJ技术的小型桌面系统。该系统和国外同类产品如美国L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