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病毒所发文称新型冠状病毒或来源于蝙蝠
1月23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在bioRxiv预印版平台上发表文章,报道了武汉新型冠状病毒nCoV-2019。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与一种蝙蝠中的冠状病毒的序列一致性高达96%。2003年,非典(SARS)爆发之后,很多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的冠状病毒(SARSr-CoV)在其天然宿主——蝙蝠中被发现。以往研究表明其中一些SARSr-CoV具有感染人的潜力。在该篇文章中,石正丽团队报道
NEJM:美国首例2019-nCoV冠状病毒确诊病例治疗全记录
2020年2月1日讯/生物谷BIOON/---2019年12月31日,中国在湖北省武汉市华南海鲜批发市场有关的人群中报道了一批肺炎病例。2020年1月7日,中国卫生部门确认这批病例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有关。虽然最初报道的病例与武汉的这种海鲜批发市场的暴露有关,但是当前的流行病学数据表明, 2019-nCoV的人际传播正在发生。截至2020年1月3
世卫专家:控制人际传播是目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重点
22日晚,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通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有关情况时指出,当前防控工作重点是控制人际传播,并减少近距离接触导致的二次感染。世卫组织新型传染病和动物传染病代理负责人玛丽亚·范凯尔克霍弗介绍说,对于感染源是否是动物以及可能有哪些动物,目前还在调查中。新型冠状病毒的人际传播能力仍未可知,但已知可通过近距离接触传播,如在家庭成员之间和医疗机构中传播。世卫
国家医政医管局发布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轻症患者首诊隔离点观察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家医政医管局 近期发布了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轻症患者首诊隔离点观察工作方案的通知,全文如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为缓解部分地区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及时有效开展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我们组织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轻症患者首诊隔
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课题组发表Nature发文揭示正在中国肆虐的肺炎疫情很可能由蝙蝠起源的新型冠状病毒导致
2020年2月4日讯/生物谷BIOON/---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冠状病毒已引起两次大规模疫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一般认为,主要在蝙蝠中发现的SARS 相关冠状病毒(SARSr-CoV)可能会导致未来疫情暴发。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位于中国中部
周知: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影像学表现和流行病学!
武汉协和2020年1月22日Ø 2019-nCoV肺炎影像学表现多样,CT易于发现早期呈磨玻璃表现病变,胸片可 以发现肺实变为主病变、进行床旁检查、疗效评价,等 Ø 2019-nCoV肺炎与其他病毒性肺炎及机化性肺炎、嗜酸性肺炎在影像学表现上 存在重叠,鉴别有一定困难,结合患者接触史、旅游史、首发症状及实验室检 查,有助于鉴别 Ø 与SARS、禽流感相比,2019-nCoV肺炎
复旦大学张永振课题组发表Nature论文揭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与中国正在爆发的人类呼吸道疾病有关
2020年2月4日讯/生物谷BIOON/---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寨卡(Zika)等新兴传染病对公共卫生构成了重大威胁。尽管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如何、何时和何地出现新疾病仍然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最近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报道了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自第一位患者于2019年12月12日住院以来,截至2020年1月25日,已报道了至少1975例病例
发热咳嗽并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唯一首发症状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专家研究发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后,患者并非一定首先表现为发热和呼吸系统症状,还存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眼科等症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月24日发布《高度重视非呼吸系统的首发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2019-nCOV)患者的识别与防护》,提醒医护人员及公众,高度警惕以非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新型肺炎。权威部门日前发布的《关
国家卫健委发布第二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
22日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二版)》。方案提到,基于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识,疾病的潜伏期最长约为14天,病例存在人传人情况,参照SARS和MERS的防控经验判断,潜伏期可能无传染性。附原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二版)为做好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溯源、致病及防治的基础研究”专项项目指南
一、拟资助研究方向(一)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功能、感染关键靶点及作用机制,以及不同冠状病毒差异性研究。(二)新型冠状病毒溯源、变异与进化,以及新技术与“科赫假说”的再认识。(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人群易感性及疾病流行规律。(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机制,以及重症救治和医院感染防控的基础研究。(五)冠状病毒应急疫苗和通用疫苗的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