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口服微胶囊活菌配方SIM01,有效缓解后遗症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最新完成一项大型的三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证实,新冠后遗症患者服用其研发的口服微胶囊活菌配方(SIM01)改善肠道微生态后,能够纾缓不同系统及器官的新冠后遗症征状。这项

2023-05-30

BMJ重磅研究:多达18%的感染者在感染两年后仍受到后遗症的影响

近期,关于“二阳”的话题在热搜中成功霸榜,身边一些年初的“天选之子”也被新冠“查漏补缺”了,晒出了阳性两条杠。也有不少伙伴表示,

2023-06-08

BMJ子刊:长期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比某些癌症还严重

该研究表明,疲劳是对长期新冠患者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症状,其甚至比某些癌症更能影响生活质量。

2023-06-12

首个预防后遗症药物出现:二甲双胍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新冠患者,不仅可以降低住院和死亡风险,还可以降低康复后出现长期新冠的风险。然而,伊维菌素或氟伏沙明治疗并没有表现出类似的益处。

2023-03-13

柳叶刀:感染早期服用,后遗症发生风险显著降低63%!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几乎听不到周围有人在谈论“复阳”的事儿,各大媒体对新冠的关注一下子降至“冰点”,甚至连专家们的发言都变成

2023-03-17

柳叶刀:感染后,出现长期后遗症的比例或达1/8

由于公共卫生政策、疫苗接种以及抗病毒疗法的应用,以及新冠病毒的突变,新冠肺炎死亡率以大大下降。然而,仍有一部分康复者会持续出现生理、心理或认知方面的症状

2023-02-03

JAMA子刊:坚持这几种健康生活方式,后遗症风险降低一半

新冠感染往往会引起发烧、咳嗽、肌肉酸痛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伴随着感染的结束而逐渐消失。但是,也有少部分治愈者会表现出轻度或重度的后遗症,常见的有脑雾、疲劳、嗅觉味觉失灵等问题。

2023-02-13

全球后遗症患者预计近1.45亿,“阳康”后还要警惕这些「后遗症」!

Long Covid这个词已经在文献中得到国际认可,与病情本身一样,Long Covid的现有定义是多种多样的,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Long Covid定义。

2023-01-05

JAMA:120万人研究,后,多少人会有“后遗症”?

研究表明,新冠感染后,后遗症普遍存在,3个月后,6.2%的患者至少有1种后遗症,随着感染病情的加重,发生后遗症的风险越高。

2023-01-11

干细胞疗法治疗后遗症安全有效,国内进展如何?

研究结果显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给药对新冠肺炎患者肺部病变和症状的恢复具有长期益处,且患者症状更轻和生活质量更好,睡眠困难、日常活动和数字评定量表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

202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