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最大谜团之一被解开,为何感染后出现嗅觉味觉失灵?

  嗅觉丧失或味觉丧失,是新冠感染后的独特症状,也是感染急性期最早出现和最常报告的症状之一。与其他病毒感染不同的是,新冠感染后,嗅觉或味觉丧失是突然发生的,而且没有鼻粘膜阻塞。虽然很大一部分新冠感染者会出现嗅觉或味觉丧失,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感染者不会出现这两种症状,其背后潜在的机制也尚不清楚。美国 23andMe 公司的研究团队在 Natu

2022-01-19

挪威最新研究:病毒或自2019年12月起已在挪威境内传播

挪威阿克舒斯大学附属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新冠病毒抗体出现可追溯到2019年12月,这比欧洲公布的首例确诊病例早一个月。据报道,阿克舒斯大学研究人员近日在匿名储存的血液样本中发现了新冠病毒抗体。这些样本取自怀孕期前三个月的孕妇,作为孕妇护理的一部分,这些血液样本被储存起来以监测潜在的传染病。在6520份样本中,有98份检测出病毒抗体。该项目负责人埃斯基德指出,

2022-02-01

柳叶刀重磅:大流行即将结束

  最近上线的Lancet有几篇Omicron的文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给白宫做了两年疫情建模,对疫情病死率一直预测十分准确的IHME主任Chris Murray的评论文章,可以说这是目前对于疫情最大胆的预测。这篇文章是最近最大的的重磅炸弹。Murray指出,1,全球COVID-19大流行很可能会在不久后结束,标志时间点是2022年3

2022-01-21

Science:父母接种疫苗也为儿童提供了实质性的保护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以色列克拉利特研究所、特拉维夫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健康记录数据库之一,来研究父母接种BNT162b2(辉瑞)新冠疫苗为未接种儿童提供的间接保护。

2022-01-28

竟能“伤脑”?耶鲁科学家找到SARS-CoV-2损害神经系统证据

  神经症状是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相对常见的后遗症,约四分之一的新冠肺炎(COVID-19)幸存者存在持续认知障碍。通常,这种障碍更多出现在需要住院治疗的重症COVID-19患者。但最近的数据表明,即使仅有轻度症状的患者,也可能出现持久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如注意力、集中力、信息处理速度、记忆力和执行功能受损、焦虑、抑郁、

2022-01-24

研究!可延长男性前列腺癌无转移和患者总生存期 | 靶向RIPK2信号转导

前列腺癌(PC)是全球第二大常见的男性癌症,每年导致全球约36万人死亡。尽管目前PC治疗已取得了进步,但远处转移仍然是PC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造成相当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2022-02-16

Nature子刊:病毒会促进细胞衰老,从而导致长期后遗症的出现

  自2019年12月新冠大流行以来,全球已有超过2亿人感染新冠肺炎,导致超过500万人死亡。此外,很大一部新冠感染者即使康复后,仍长期存在后遗症,这种情况也被称为“长期新冠”(Long COVID)。因此,还需要更深入的了解新冠病毒感染后的生物学反应,尤其是持续反应。由于新冠肺炎在老年人中往往更为严重,因此新冠感染与衰老之间的可能存在着

2022-01-28

华人团队揭示外泌体可作为诱饵阻断多种突变株

  新冠疫情暴发之后,在全世界的共同努力下,多款新冠疫苗和治疗药物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被开发出来,并展示了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然而,随着疫情的扩散和持续,新冠突变株不断出现,严重威胁了现有的疫苗和药物的效果。2022年1月20日,美国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刘慧平、方德宇等人在 Nature Commnications 期刊发表了题为:Circ

2022-01-24

诺华依维莫司获批新增乳腺癌适应症,为我国患者带来“内分泌+”选择

 mTOR抑制剂应用于癌症治疗已经多年。在乳腺癌领域,依维莫司与依西美坦联合应用治疗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的晚期乳腺癌得到NCCN等国际指南的推荐,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CBCS)2021版中,依维莫司作为常用内分泌治疗相关方案得到推荐。

2022-02-11

Nature:病毒变体Omicron对大多数单克隆抗体有抗性,但加强疫苗可中和这种变体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研究了Omicron变体对临床实践中用于预防高危人群患上严重疾病的单克隆抗体的敏感性,以及对以前感染过SARS-CoV-2或接种过疫苗的人血液中的抗体的敏感性。他们将Omicron变体的敏感性与Delta变体的敏感性进行了比较。他们证实Omicron变体对中和抗体的敏感性比Delta变体低得多。

202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