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最新研究发现靶向脂肪酸合成途径可有效抑制病毒

代谢相关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等,是最早发现的新冠重症相关危险因素之一。美国CDC统计数据表明,大约30.2%的新冠住院治疗患者可以归因于肥胖(截至2020年底统计),过度肥胖的新冠感染者的住院风险可能提高2倍,但具体机制尚未阐明。目前,抗病毒药物开发策略主要集中在利用小分子抑制剂,核苷酸类似物,抗体等方式靶向病毒蛋白自身分子,从而达到抑制病

2021-10-02

疫情:2.39亿!默沙东在美国提交molnupiravir紧急使用授权申请: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COVID-19!

molnupiravir是一种口服强效核糖核苷类似物,可抑制多种RNA病毒的复制,包括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2021-10-13

变异病毒传染力为何增强

   从阿尔法、贝塔、伽马,再到德尔塔、缪毒株……层出不穷的变异新冠病毒不断挑战各国疫情防控。其中,德尔塔毒株已成为当前世界大部分地区流行的主要变异毒株,且更具传染性。为何变异新冠病毒传染力会增强?中国科研人员新近发表在美国《细胞报告》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其中“奥秘”。狡猾的新冠病毒能进化出新的优势变种。国际共享基因序列资源“

2021-09-16

研究显示病毒与采集于老挝的菊头蝠冠状病毒有共同关键特征

英国《自然》杂志的预印本平台“研究广场”日前登载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老挝北部某些洞穴中栖息的菊头蝠所携带的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具有共同关键特征,这表明自然界存在与新冠病毒密切相关的病毒。在这项新研究中,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和老挝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间在老挝北部石灰岩“岩溶地带”捕获了46种共计645只蝙蝠,并就这些蝙蝠携带的冠状病毒是否与新

2021-09-22

Nature子刊:首次揭示病毒穿过血脑屏障的分子机制

  在新冠病毒感染者中,除了呼吸系统症状外,也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失去嗅觉或味觉、意识障碍,甚至是癫痫、中风等。研究人员也在患者脑组织中发现SARS-COV-2 RNA,在皮质神经元同样发现病毒。通过人脑类器官也证实新冠病毒具有侵袭神经系统的能力。这些证据说明新冠病毒能够感染人中枢神经系统,但是病毒如何进入大脑的机制尚未可知。

2021-09-08

Science子刊:利用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可超快、高灵敏、便携式地检测病毒抗体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香港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基于有机电化学晶体管的超快速、低成本、无标签和便携式的设备来测试人类患者中的SARS-CoV-2抗体。

2021-09-20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研究报道病毒新型潜在受体发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暴发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SARS-CoV-2是导致COVID-19的主要病原体,它是继SARS-CoV和MERS-CoV之后第三种对人类具有高致病性的冠状病毒[1]。研究表明,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是介导SARS-CoV-2入胞的高亲和力受体,SARS-CoV-2通过其表面刺突蛋白(Spik

2021-09-08

Cell Research:研究发现针对病毒突变株的强效全人源广谱中和抗体组合

随着新冠病毒在世界范围内的盛行,突变株不断涌现。世界卫生组织先后将4种突变株定义为“令人担忧的突变株(Variant of Concern, VOC)”:B.1.1.7(Alpha)、B.1.351(Beta)、P.1(Gamma),以及B.1.617.2(Delta)。这些突变株的传播给全球的抗疫工作带来极大挑战,筛选针对这些新型变异病毒的高活性中和抗体也

2021-09-08

免疫逃逸最严重的病毒突变株也显二代;我们需要为此忧虑和惊恐吗?

  南非权威的NCID在medRxiv上传了南非突变株Beta(B.1.351)的新谱系C.1.2的预印版文章,世界卫生组织WHO首席流行病学专家Maria Van Kerkhove在Twitter介绍了C.1.2,并推荐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实际上回答了很多人在私信询问的C.1.2的流行情况问题。C.1.2目前是一个潜在的值得关注突变株(

2021-09-09

GBE:病毒或一周突变一次,变异速度比此前估计的高50%以上

  自新冠大流行以来,尽管全国已经采取多种措施遏制SARS-CoV-2传播,但由于德尔塔、拉姆达等变异菌株纠缠不清,“曝光率”正日渐提高,使得全球疫情一次次陷入危机之中。此前,有相关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为每两周变异一次,然而近日,来自巴斯大学和爱丁堡大学的科研团队发表于《Genome Biology and Evolution》杂志

202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