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研究精确定位了病毒在人类鼻子内的出入口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确定SARS-CoV-2---导致COVID-19的冠状病毒---进入和离开我们鼻腔中的细胞的路线,使这种可能性更接近现实。

2023-01-15

XBB的新加坡经验:再感染风险高,毒性低,疫苗及抗体药物无效

继抗原和退烧药之后,腹泻药物再次出现抢购现象。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人们对Omicron变体XBB的未知性恐慌,对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恐惧。

2023-01-07

香港大学研究显示,感染一年半后,心血管疾病或死亡风险仍然很高

该研究发现,感染新冠会大幅增加短期和长期心血管疾病风险,并且增加死亡风险。与未感染者相比,新冠患者在感染后21天内,死亡风险高81倍,并且在18个月后的死亡风险仍然高5倍。

2023-01-27

Nat Med:研究确定了后综合征存在四种主要的亚型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称为新冠长期症状的新冠后综合征(post-COVID syndrome)有4种主要亚型,由不同的症状群定义。

2023-01-11

JAMA:120万人研究后,多少人会有“后遗症”?

研究表明,新冠感染后,后遗症普遍存在,3个月后,6.2%的患者至少有1种后遗症,随着感染病情的加重,发生后遗症的风险越高。

2023-01-11

感染为什么会眼睛痛?最新研究揭示病毒会引起视网膜炎症、影响深度知觉

该研究中发现在小鼠模型中,SARS-CoV-2 可以通过三叉神经和视神经传播到大脑和眼睛,引起视网膜炎症、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和深度知觉的降低。

2023-01-03

柳叶刀子刊:感染一次抗体防线能存在多久

随着新冠病毒的大规模流行,新的病毒突变株不断出现,Alpha、Beta、Gamma、Delta、Omicron等,其中一些突变株具有更强的感染能力或更强免疫逃逸能力

2022-12-22

Nat Commun:动物研究揭示病毒可以感染眼睛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眼睛和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容易受到SARS-CoV-2的影响,而且在动物模型中,这种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经由大脑感染眼睛。

2022-12-28

华西医院7万人研究,过敏体质,不易感染

过敏似乎会消灭细胞上的大部分ACE2受体,使得病毒更难通过过敏患者的身体传播。

2023-01-03

中国科学家开发能针对所有变异株的双特异性抗体,预防治疗两手抓

遗憾的是这项研究未能针对近期流行的XBB和BQ变异株进行测试。不过掌握了快速筛选的方法,相信未来科学家也能够针对新生变异尽快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202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