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发现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VEGF变异体
根据刊登在Cell杂志上一则新研究证实:被广泛研究的蛋白VEGF-A的一个以前未知的变种,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减缓癌症转移所必需的血管的发展。新血管的形成或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血管携带营养和氧气给肿瘤细胞,营养和氧气是肿瘤生存、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所需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家族蛋白是血管生成的关键蛋白,一个特定的蛋白质VEGF-A是血管生成的主要驱动力。然而, Paul
以多糖为探针发现microRNA调控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从传统中药天麻中提取获得的均一多糖经硫酸化后制备而成的硫酸化多糖WSS25可通过影响血管生成促进因子抑制血管生成,进而阻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J BiolChem 2010, 285(42):32638-46.),是一新的抗肿瘤候选药物,已
PNAS:剔除特定基因就可消除抗炎性类固醇疗法所带来的机体副作用
近日,来自伯明翰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通过剔除一种关键基因就可使得服用特定类型类固醇药物治疗高血压、肥胖症等疾病的患者免于副作用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PNAS上。
JCI:发现大脑中新型的神经细胞有望开发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法
2012年12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大脑中一种未知的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可以调节心脏血管的功能,比如调节心律和血压等。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这项研究或为开发心人类血管疾病的疗法提供帮助和希望。
Eur J Pharmacol: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Bavachinin可作为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治疗剂
缺氧诱导因子1(HIF-1)有两个亚基,在缺氧情况下,HIF-1α会过度表达,HIF-1α转录活性的增加与肿瘤进展、血管生成、转移和侵袭密切相关。 近日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杂志上的一则研究证实天然化合物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 Bavachinin在体外和体内有较强的抗血管生成活性。
PLoS One:吗啉基可以治疗恶性血管生成疾病
吗啉基又称吗啉(Morpholino),是一种用来修饰基因表现的分子。在分子生物学中,吗啉基除了组合成寡核苷酸之外,也可能出现在其他分子中。“Morpholino”指其寡核苷酸形式,也就是磷酰二胺吗啉代寡核苷酸(phosphorodiamidate morpholino oligomers,PMO)。吗啉基是对天然核苷酸结构重新设计获得的合成分子。
肿瘤治疗:抑制血管生成或促进血管正常化
1971年,Judah Folkman博士和他在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的同事首次提出肿瘤生长和转移需要血管生成过程参与的观点,也即通过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可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基于这一理论,10种之多的血管生成抑制药物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它们中的大部分都针对不同种类的生长因子,或生长因子受体,表1列出了代表性药物。
NEJM:一种新型抗血小板因子可降低心脏血管疾病死亡率
凝血酶可通过蛋白酶激活受体PAR-1活化血小板。Vorapaxar是一种新的抗血小板因子,它可能通过拮抗PAR-1选择性地抑制凝血酶细胞活性。有学者认为,Vorapaxar可用于预防埃及粥样硬化,英国爱丁堡大学心血管研究所David A. Morrow博士等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成果于3月24日在线发表于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
PNAS:Ω3不饱和脂肪酸或可抑制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眼部的血管生成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阐明了Ω(ω)-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s)、DHA和EPA以及细胞色素P450(CYP)衍生的特殊生物活性产物,可以通过调节患处微环境免疫细胞的募集来影响脉络膜新血管生成以及眼部血管的渗漏。
Sci Sig:科学家揭示抗炎性疗法的新型靶点
2013年10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Signaling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在炎性发生过程中鉴别出了一种关键的信号蛋白,其对于引发炎性疾病,比如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败血症及炎性肠病非常关键,该研究为开发治疗炎性障碍的疗法提供了希望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