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Biotechnology:Amgen研发受挫:血管生成素拮抗剂无法阻止卵巢癌
2015年1月20日讯 /生物谷BIOON/ --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生物医药巨头Amgen公司最新的终期临床实验结果令人沮丧。Trebananib是一种融合蛋白,包含两段与抗体Fc段连接的目标肽段,而且它能同时抑制血管生成素1和
Int J Cancer:抗血管生成药物多巴胺或可用于癌症治疗
近日,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综合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一种当前用于治疗心脏、血管及肾脏疾病的药物—多巴胺或许可以安全用于癌症治疗中,来遏制肿瘤组织血管的生长,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上。
CCG:开发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个体化疗法
近日,来自蒙特利尔心脏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明,伴有遗传背景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是使用新药物dalcetrapib的最佳人群,该药可以减少至少39%的心脏病发作、中风、不稳定心绞痛、冠状血管再生等疾病发病率。有关内容的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杂志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Genetics上,这一发现为心血管医学及相关治疗药物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Cancer Res:微小RNA通过内皮祖细胞调节血管生成
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EPCs)有助于小鼠和人肿瘤组织内血管生成现象依赖性生长。内皮祖细胞通过旁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以及促进管腔直接进入发芽状态的新生血管来调节血管生成开关。 微小RNA(miRNA)是参与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的关键调节因子包括血管生成。然而, miRNA 是否对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介导的血管生成有作用仍然不明。
Cochrane Rev:抗逆转录病毒暴露前疗法或可降低高危人群的HIV感染率
近日,刊登在Cochrane Reviews上的一篇文章中,询证医学的研究者指出,HIV感染的高危人群可以通过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来降低其获得感染风险。抗逆转录病毒的疗法(ART)是专门针对疾病达到某一程度时候对感染者所进行的疗法,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也被开始用于高危人群,药物的使用是为了起到暴露前预防(PrEP)的作用,PrEP通常来说具有争议性...
:发现人胎盘干细胞拥有更强的血管生成潜力
在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比较了来自人胎盘和来自人脐带血的内皮集落形成细胞(endothelial colony-forming cells, ECFCs)哪个拥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和更好地形成新的血管,结果发现来自人胎盘的ECFCs更好地产生新血管。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Cell Medicine期刊上。
Blood:阎锡蕴等发现肿瘤血管生成新机制
6月20日,Blood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课题组在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是该课题组继发现CD146是肿瘤血管新靶标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 此项研究揭示了肿瘤血管内皮标志分子CD146作为细胞表面受体促进血管生成的最新分子机制,是CD146作为肿瘤血管生成标志分子的最直接证据。
Oncologist:抗血管生成疗法新见解
针对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或血管生成的治疗手段在癌症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贝伐单抗等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单克隆抗体生物制剂在临床上已被广泛运用。 抗血管生成疗法的基本原理是如果肿瘤获得新的血液供应能力有限,那么它们的生长和转移能力也会受到限制。更多的证据表明,修饰和/或“正常化”不规则的肿瘤血管,减少缺氧可加强肿瘤细胞毒性化疗(CT)的功效。
:基因疗法工具抗流感
据一项在小鼠和雪貂中所做的新的研究报告,通过鼻子注射抗病毒抗体可帮助人们预防流感。如果在人体中获得证实,这种方法可用来使人群免于受到新出现的疾病大流行的危害,或用来保护老年人和其他高危人群免于患上季节性流感。一个人对病毒感染所做出的天然免疫反应是有限的——免疫系统仅对密切相关的病毒亚型感染提供保护。同样的情况也发生于一个人对某种疫苗的天然免疫反应。
Clin Cancer Res:索拉非尼抗肝癌血管生成机制
2012年8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肝癌中,肝细胞是过表达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HIF-1α导致血管生成和肝癌患者预后较差。索拉非尼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已经在临床试验中证明能显著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生存率。然而,索拉非尼的抗血管生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