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新型药物组合或能增加PIK3CA突变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
这些结果支持了这种精准肿瘤学方法的有效性,尤其是在那些疾病特征表明预后不良的患者中,早期和快速的疾病控制对于实现更好的长期结果至关重要。
2025-06-04
新型芯片揭秘药物颗粒与细菌穿越黏液的动态博弈,厚度逼近真实生理环境
本研究开发人类介观流体小肠芯片,通过优化培养条件使黏液层厚达50 μm,发现纳米颗粒转运具尺寸依赖性,细菌可在黏液层移动并接触上皮,该模型为研究黏膜屏障互作提供新工具。
2025-05-30
谭蔚泓院士连发3篇论文,开发核酸适配体药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及多种癌症类型
2025-10-10
我国学者成功解析“柑橘癌症”抗病机制,并利用AI找到防治药物
该研究首次解析了柑橘抗黄龙病的核心分子机制,阐明了由 PUB21-MYC2 组成的黄龙病抗性遗传回路,并利用 AI 辅助筛选出了稳定抗病蛋白 MYC2 的双功能肽——APP3-14。
2025-04-14
我国学者成功解析“柑橘癌症”抗病机制,并利用AI找到防治药物
该研究首次解析了柑橘抗黄龙病的核心分子机制,阐明了由 PUB21-MYC2 组成的黄龙病抗性遗传回路,并利用 AI 辅助筛选出了稳定抗病蛋白 MYC2 的双功能肽——APP3-14。
2025-04-14
Cell系列综述:类器官和器官芯片的进展、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以及监管挑战
该文章探讨了类器官和器官芯片的概念、进展、优缺点以及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还审视了全球监管机构在药物评估中使用这些模型的政策和行动,旨在指导行业标准的制定并推进监管科学的发展。
2025-04-27
辐联科技宣布完成7700万美元融资,加速全球放射性药物管线开发及比利时生产设施建设
辐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辐联科技”),一家全面整合的临床阶段国际化放射性药物治疗公司,今日宣布完成7700万美元融资,其中包括约5000万美元的C轮股权融资和2700万美元的债权融资。
2025-09-30
师从诺奖得主David Baker,杨为博士全职加入深圳医学科学院,聚焦于从头设计蛋白质药物
研究团队描述了螺旋凹面支架的开发,这种支架是为通常参与免疫受体相互作用的凸面靶位点量身定制的。
2025-07-05
Cell:发现补体激活的25纳米“临界点”,破解纳米药物被免疫攻击之谜
这项研究为我们揭开了补体系统与材料表面相互作用的神秘面纱,发现了补体激活存在一个由表面蛋白间距决定的渗透型临界点,这一关键发现让我们对补体系统的 “决策” 机制有了全新的认知。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