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等日用品中常见的抗菌物质—三氯生或与肠道炎症和癌症有关?
2018年6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我们日常使用的成千上万种产品中都含有一种抗菌化学物质—三氯生(triclosan),包括香皂、牙膏、沐浴露、厨房用具、甚至一些玩具等。笔者(马塞诸塞大学的研究者Haixia Yang)进行研究后发现这种化合物可能存在非常广泛的健康风险,比如改变肠道菌群、促进肠道炎症发生等。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发现三氯生能够促进小鼠结肠炎和相关结肠癌的发生,相关
美国FDA授予Prosthetic公司新型抗菌素PLG0206合格传染病产品(QIDP)资格
2018年6月7日讯 /生物谷BIOON/ --Prosthetic生物技术公司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授予新型抗菌素PLG0206治疗人工关节感染(PJI)的合格传染病产品(QIDP)资格。PJI是一种严重的关节置换术并发症。PLG0206采用Prosthetic公司专有的eCAP(工程化阳离子抗菌肽)平台设计,该平台能增强天然存在的多肽中发现的抗菌活性,并提高安全性。eCAP
默克发布广谱抗菌药Relebactam组合疗法3期试验积极数据
日前,默克宣布该公司β-内酰胺酶抑制剂Relebactam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组合疗法关键3期研究取得了积极的试验数据。试验结果显示,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方案相比,该组合方案可以有效治疗亚胺培南非敏感性细菌感染(主要终点),此外在治疗中还具有较低的肾毒性(次要终点)。该公司随后表示,将基于以上积极的试验结果,向美国食品和药物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提交新药申请,期望获得亚胺培南/西司
新型抗菌药物——聚碳酸酯分子
超级细菌对抗生素具有很强的耐药性,这对身体健康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估计在2050年,每年将会有1000万人死于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当细菌开始对抗生素的最后一道防线产生抗药性,那么情况变得更加严重,这种抗生素通常存在于感染抗普遍可用抗生素的细菌感染的患者。医疗界需要更多的方法来治疗这些患者。虽然有大量的研究是针对这些病症的合成聚合物正在进行,但是存在比如毒性、不可生物降解性和针对多种细菌菌株的有限能
控糖目标太严可能不利?美国医师学会今日发布新指南
今日,美国医师学会(ACP)发布了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新指南,建议医生可以放宽大部分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目标水平。『较低的HbA1c目标水平也许不是利大于弊』中国约有1.1亿糖尿病患者,约占中国成年人总数的十分之一。一旦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会被建议进行HbA1c检测,这一指标可以反映患者在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从而帮助控制血糖。诊断糖尿病的HbA
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与抗菌性能研究获得进展
虽然当今已步入医疗技术高度发达、健康促进行业多元发展的时代,但是病原菌感染仍然是人类面临的重要健康威胁之一,每年导致数以百万计的感染患者出现。近年来,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已引起严重的细菌耐药问题,日益增多的耐药菌致使抗生素疗效不断下降,尤其是“超级细菌”的出现更使临床治疗几乎陷入了无药可用的境地。此外,由于新药研发滞后同时缺乏理想的抗生素替代疗法,细菌耐药迫使抗生素用量持续攀升,然而抗生素的过量使用
Nat Commun:抗菌免疫反应如何保持特异性?
2018年1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些类型的葡萄球菌能够在人体皮肤以及粘膜层生长,并且保持与宿主彼此之间相安无事。但其它一类型的则存在于土壤以及水环境中。当我们机体遇到上述细菌的时候,免疫系统会激活以消除任何可能的感染。但免疫系统究竟是如何分辨有害的病原菌以及无害的共生菌的呢?最近来自Tübingen大学的Friedrich Götz教授做出的研究成果对此进行了揭示。研
《Cell》不要太干净,微生物能帮你预防流感和癌症
《Cell》杂志发文,有研究人员把野生小鼠肠道细菌移植给实验室“无菌”小鼠后,这些实验小鼠就不太容易感染流感或得癌症。即使你有洁癖,你也甩不掉伴随你一生的微生物菌群,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这些微生物还能帮助你维持健康。今天(10月19日)《Cell》杂志发文,有研究人员把野生小鼠肠道细菌移植给实验室“无菌”小鼠后,这些实验小鼠就不太容易感染流感或得癌症。这一发现将引领研究人员为实验小鼠配备各种细菌,以反
Nat Commun:科学家对古老抗生素进行修饰 有望开发出新型抗菌药物
2017年12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沃威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深入解析了抗生素D-环丝氨酸在分子水平下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或有望帮助开发治疗耐药性致病菌感染的新型有效的抗生素疗法。图片来源: University of Warwick D-环丝氨酸是一种古老的抗生素,其能
美德科学家首次证实,吃太咸会「咸」死有益肠道微生物,导致高血压 | 科学大发现
这两天,朋友圈被一条消息刷了屏:美国心脏学会(AHA)公布了新版高血压治疗指南,将高血压的门槛下调到了130/80mmHg[1],可怜的就这样被打成了1级高血压患者……朋友圈里也有不少在诊疗一线工作的同窗怒吼:“这是制药公司扩大销售的阴谋!”这种气话说归说,高血压作为中风、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第一危险因素,其危害绝对是不容忽视的,我国至少一半的心血管死亡都与高血压有关,而据2010年发布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