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Transl Med:新型抗体疗法或能在临床前模型中预防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
来自麻省总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进行一项临床前试验表明,一种实验性的抗体疗法在很大程度上能防止肠道中被称为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的骨髓转移并发症的发生,而不会引起机体广泛的免疫抑制反应。
勃林格殷格翰小细胞肺癌新药DLL3/CD3双抗临床试验在华正式获批!
2023年7月24日,勃林格殷格翰宣布,旗下 BI 764532(DLL3/CD3双抗) 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临床试验批准
Cancer Cell:秦骏/黄海/江军合作揭示抗雄激素治疗诱导基质细胞重编程,促进前列腺癌的去势抵抗
该工作阐释了抗雄治疗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同时也重塑微环境中CAF细胞,导致抗雄治疗失效。因此靶向CAFs转化或旁分泌机制,结合内分泌抗癌治疗,是具有潜力的CRPC治疗手段,有望改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治疗
科学家发现,皮肤免疫细胞分泌的IL-17会促进炎症加速皮肤衰老,抗IL-17有望延缓皮肤衰老
Holger Heyn等人利用小鼠实验发现,年老皮肤中的淋巴细胞会分泌更多的IL-17A/F细胞因子。阻断IL-17介导的信号通路,可以缓解年老小鼠的年龄相关皮肤炎症,并改善老化皮肤的特征。
延长寿命新纪录:郝楠团队通过合成“基因震荡器”延长细胞寿命,实现高效抗衰
研究团队选择了酿酒酵母细胞作为人类细胞衰老的模型,他们开发并使用了微流控技术和延时显微镜来追踪细胞生命周期中的衰老过程。结果显示,与正常衰老的对照酵母细胞相比,设置了“基因振荡器”的酵母细胞的寿命增加
南昌大学祝新根团队揭示了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抗血管生成治疗新机制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由于其不良的临床结果和未经治疗的中位总生存期(OS)短(约为7个月),构成了一个难以克服的挑战。
人类红细胞发育中核压缩过程的染色质结构动态与机制 研究取得进展
该研究首次报道了人类红细胞终末分化过程中,异染色质的大规模重构可能是染色质压缩的主要贡献力量,且染色质拓扑相关结构域(topologically associating domain,TAD)发生大规
淋巴管竟可产生红细胞和白细胞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和南澳大利亚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研究淋巴水肿(lymphoedema)的病因时取得了一项重大发现,揭示了淋巴管可以产生红细胞和白细胞。
华东理工大学用纳米抗体靶向降解技术探索细胞内蛋白亚细胞功能
蛋白质降解是生物体调节细胞中蛋白质的量和活性的一种重要机制。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参与调节细胞生长、增殖、迁移、分化和死亡等重要生理或病理过程。
JITC:乙酰地那林与抗CD47抗体组合使用有望治疗MYC扩增的髓母细胞瘤
MYC扩增的髓母细胞瘤(MYC amplified medulloblastoma)通常是一种致命的脑癌形式。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安舒茨医学校区和德国癌症联盟杜塞尔多夫大学医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