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水稻条纹病毒卵传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植物病毒在传播过程中大多数需要借助昆虫介体。此前对植物病毒的研究更多关注植物病毒在植物中的侵染与复制,而对其在介体昆虫中的生活过程缺乏了解,因此缺乏对植物病毒完整生活史的认识。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导致的水稻条纹叶枯病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传播RSV的昆虫主要是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灰飞虱以持久增殖型的方式在水稻

2018-03-08

总局发布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

 为指导和规范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药物临床试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现予发布。特此通告。附件: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具有传染性、预后差、治愈困难,其长期并发症包括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肝细胞癌等,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我国

2018-02-23

PLoS Pathog:科学家们揭示蚊子中细菌阻断病毒传播的内在机制

2018年3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项研究详细描述了蚊子细胞中一类叫做沃尔巴克(氏)菌的细菌阻断病毒传播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该细菌能够通过快速降解病毒RNA降低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能力。相关研究发表在最近一期的《Plos Pathogen》杂志上,作者是来自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Scott O'Neill教授。沃尔巴克(氏)菌此前被认为能够降低蚊子传播病毒性疾病的能力,包括登革

2018-03-02

抗病毒免疫疗法即将到来

2018年1月22日/生物谷BIOON/---免疫疗法涉及对免疫细胞进行改造来破坏特定的细胞靶标,因可用于治疗癌症而闻名于世。但在过去的几年里,少数研究团队已在开发用于治疗病毒感染的T细胞疗法,并且如今正处于商业化的最前沿。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儿童国家医院(Children’s National Hospital)免疫学家Michael Keller说,“利用T细胞靶向治疗传染性疾病并不是一个新的

2018-01-23

PNAS:研究揭示植物病毒与宿主细胞间的博弈新机制

 1月2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Rosa Lozano-Duran研究组的研究成果,以A virus-targeted plant receptor-like kinase promotes cell-to-cell spread of RNAi为题,在线发表在PNAS上。该研究发现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受体蛋白BAM1可以促进细胞之间RNAi的扩散,揭示

2018-02-05

Journal of Virology:诺如病毒复制及抗病毒研究取得进展

12月13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周溪学科组在诺如病毒复制及抗病毒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Human Norovirus NS3 has RNA Helicase and Chaperoning Activities为题,在线发表在《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诺如病毒属杯状病毒科(Caliviridae)诺如病毒属(Norovirus genus

2017-12-24

发现一种抗病毒蛋白可能阻止黑猩猩传播HIV前体!

【人体内的抗病毒蛋白可能阻止黑猩猩传播HIV-1前体】在人类中,被称为APOBEC3H的抗病毒蛋白质可以抵抗产生HIV-1的病毒的黑猩猩的跨物种传播。德国杜塞尔多夫海因里希 - 海涅大学的Zeli Zhang及其同事在一项新的PLOS病原体研究中介绍了这一发现。APOBEC3H或A3H是几种称为A3的抗病毒蛋白质之一,其抑制慢病毒(一种包括HIV-1的病毒属)的复制。 HIV-1起源于黑猩猩免疫缺

2017-12-24

Nature Materials:新型纳米颗粒可能广谱抗病毒

2017年12月21日/生物谷BIOON/---世界上成百上千万的人每年因为病毒感染而死亡。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往往只能够针对单一的或者某一类病毒。现在仅有的几种广谱性的抗病毒药物,需要持续服用来抵抗病毒,且病毒成熟后导致的抗药性也持续存在。一个由美国、瑞士、意大利等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联合课题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抗病毒纳米颗粒,可以广谱的针对各种不同的病毒,例如单纯疱状病毒,人乳头瘤病毒,呼吸道合胞

2017-12-21

Science:从结构上揭示Dicer屠杀病毒机制

2017年12月27日/生物谷BIOON/---当病毒感染人体细胞时,这些细胞就面临一个难题:它们如何能够在不伤害自己的情况下摧毁病毒?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可视化观察到将病毒的遗传物质切割成碎片的一种微小的细胞机器而找到了答案。他们的研究展示了这种细胞机器如何检测这些入侵的病毒,并对它们进行加工以便让它们遭受破坏,从而保护细胞和阻止感染传播。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12

2017-12-27

PLoS Pathog:揭示棉铃虫病毒抑制宿主黑化反应新机制

 棉铃虫病毒是控制棉铃虫危害的一种重要生物农药,它能够克服宿主的免疫系统,建立系统感染,最终杀死宿主昆虫。在当前研究中,对棉铃虫病毒克服宿主免疫系统机制了解的缺乏,制约着对其杀虫性能的进一步优化。黑化反应是昆虫一种独特的天然免疫机制,由丝氨酸蛋白酶级联反应介导对酚氧化酶原的剪切,这个过程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所负调控。以往研究显示,棉铃虫病毒感染全面抑制宿主免疫基因的表达(Xi

20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