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抗病毒免疫机制研究获进展

美国《科学》杂志10月10日发表了华裔科学家丁守伟教授新的抗病毒免疫机制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探寻抗病毒疫苗研制新路。 丁守伟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从事RNA(核糖核酸)干扰研究。此前,他与其他科学家发现,RNA干扰介导的抗病毒免疫机制在植物、果蝇和线虫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丁守伟等研究人员最新研究显示,哺乳动物同样会用RNA对抗病毒。

2013-10-18

Nat Rev Micro:H3N2甲型流感病毒以组蛋白H3抑制宿主的抗病毒反应

近日,国际评论杂志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上对一篇最近的《自然》Nature论文进行了评论,这篇Nature上的论文揭示了H3N2甲型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1(NS1)通过模拟一种组蛋白H3来抑制宿主的抗病毒反应。 在真核细胞中,组蛋白的氨基末端结构域——被称为组蛋白尾部——经历了广泛的转译后修饰,并且是基因功能的一个关键调节器,负责染色质复合物的组装。

2012-11-18

中科院研究鱼类抗病毒天然免疫获进展

RIG-I样受体(RIG-I like receptors,RLRs)是一类新发现的模式识别受体,能够识别细胞质中的病毒RNA,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RIG-I样受体包括3个成员, 即视黄酸诱导基因I (RIG-I)、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 (MDA5)以及LGP2。

2012-11-18

降脂药匹伐他汀或会增强部分丙肝患者抗病毒效果

日本的一项新的先导研究表明,降脂药匹伐他汀(Livalo)与干扰素和利巴韦林一起使用时,可能会改善血脂代谢异常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清除。 匹伐他汀治疗组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即治疗结束后24周检测不到HCV–RNA)为67%,对照组为48%。

2011-07-29

Immunity:阐明整合素激活NLRP3炎症小体的作用机制

近日,来自首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整合素α5β1通过与一种细菌表面蛋白Td92的直接相互作用,激活了NLRP3炎症小体。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17日在线发表在Immunity上。 整合素是细胞表面的一种异二聚体糖蛋白,由α及β两种亚单位组成,介导了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以及细胞与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Td92是齿垢密螺旋体的外膜蛋白,能够诱导破骨细胞的生成及扩大炎症作用。

2012-11-18

FDA授予登革热纳米抗病毒药物DengueCide孤儿药地位

2013年8月13日讯 /生物谷BIOON/ --NanoViricides公司8月12日宣布,FDA已授予实验性药物DengueCide孤儿药地位,该药开发用于登革热(dengue)及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的治疗。同时,在提交DengueCide新药申请(NDA)时,将有资格获得优先审查资格。

2013-08-13

PLoS Pathogens:在蚊子中发现新的抗病毒免疫途径

由蚊子传播的病毒疾病如西尼罗河热、革登热、基孔肯雅热等在世界各地迅速传播,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们正在研究蚊子的免疫系统及病原体是如何克服免疫系统并传染给人类和其他动物宿主。 几乎在世界的每一个地区,人类和动物正经历着由病毒感染的蚊子叮咬所致的高水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超过100种由吸血节肢动物如蚊子传播的病毒与人类或动物的疾病有关。

2012-11-18

J Virol:相对广谱抗病毒多肽的设计与功能验证

2013年9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在国家自然基金与教育部人才基金资助下,中国农业大学王晓佳博士课题组突破对单一病毒的常规性研究思路,展开几种重要囊膜病毒入侵机制研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出体外体内均可高效抑制3科类病毒感染与混合感染的新型多肽。

2013-09-22

mBio:一种中东呼吸道综合症冠状病毒突变体或可作为新型的抗病毒疫苗

2013年9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mBio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马德里自治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疫苗,可以用于抵御中东呼吸道综合症冠状病毒(MERS-CoV)的感染。

2013-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