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万人真实世界研究,疫苗比感染产生的抗体更有效
新冠病毒,通常通过呼吸道感染人类,并造成呼吸系统和人体各个器官的损伤。自2019年底首次爆发至今,新型冠状病毒仍在全球肆虐,对世界经济、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抗体产生率高达97%!艾滋疫苗要来了?
研究人员验证了种系靶向疫苗设计策略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显示,在接种了两剂疫苗的36人中,有35人(97%)产生了抗体,且未发生严重的副作用。
Nature子刊:双特异性肿瘤转化纳米颗粒,让实体瘤治疗不再难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类对癌症以及自身免疫系统的认知愈渐加深,科学家们也意识到免疫系统才是对抗肿瘤和癌症最锋利的武器。得益于此,近年来,肿瘤免疫疗法蓬勃发展,为广大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柳叶刀子刊:感染一次新冠,抗体防线能存在多久
随着新冠病毒的大规模流行,新的病毒突变株不断出现,Alpha、Beta、Gamma、Delta、Omicron等,其中一些突变株具有更强的感染能力或更强免疫逃逸能力
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使用叶酸受体α靶向双模态纳米探针对胶质母细胞瘤进行PET/NIR-II荧光成像和术中导航成像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是最常见、最致命的脑肿瘤之一。目前,治疗脑胶质瘤最常用的方法是手术切除,并辅以术后放疗和化疗。
Nature:浙大科学家利用源自植物的纳米类囊体单元改善动物细胞合成代谢,有望减缓进展性疾病进展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浙江大学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方法,在治疗小鼠的骨关节炎时使用来自植物的光合细胞。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2年12月15日的Nature期刊上。
研究显示,感染或接种新冠疫苗并未有效提高鼻腔抗体水平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人体针对病原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与其他免疫防线是分开的,尽管会在感染或接种疫苗后增强,但这种增强只能存在9个月时间。
中国团队开发出新的抗体药物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突变株BA.5及BF.7已在国内形成大流行之势。虽然病毒的毒力下降,大多数人感染后症状轻微,但咳嗽发烧等问题仍对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造成了困扰。并对老年人、有免疫缺陷或者其他基础疾病的人也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揭示WNT4可变剪接对山羊颗粒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肉羊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揭示了山羊无翼型MMTV整合部位家族成员4(Wingless-type MMTV integration site family, m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