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产品获批白内障人工智能检测医疗器械二类证

近日,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联合鹰瞳科技(Airdoc)共同研发的白内障检测独立医疗器械软件获批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沪械注准20222210002)。这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常见致盲、致畸、致死疾病的人工智能筛查诊断系统研发和临床试验(2018YFC0116500)》项目团队研发的又一款眼病智能筛查检

2022-02-02

首个临床试验:唾液外泌体小RNA可作为食管癌检测和预后标志物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食道癌是世界年新增人数第8,年死亡人数第6的恶性肿瘤。而且,食管癌在中国尤为突出,全球每年新增和死亡的食管癌,均有超过一半在中国。在我国,绝大部分食管癌患者属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而患者在诊断时往往已处于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20%左右。为了提高患者的

2022-01-25

首个眼科双特异性抗体!《柳叶刀》发表罗氏faricimab 4项研究:疗效媲美Eylea,治疗间隔更长!

目前,faricimab治疗DME和nAMD正在接受美欧监管审查,该药有潜力成为第一个旨在靶向驱动视网膜疾病的2个独特信号通路的药物。

2022-01-25

Sleep :睡眠纺锤波可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检测的生物标志物

  睡眠纺锤波,是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期间大量发生的大脑活动,与认知功能有关。可以通过在头皮上放置非侵入性电极的脑电图(EECs)进行评估。睡眠纺锤波被认为是一种“指纹”,在个体间存在差异,具有高度遗传性,并且在夜间趋于一致。但目前对于确定哪些睡眠纺锤波参数是重要的还没有共识。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的老龄化,神经退行性疾病负担上升,迫切需要一种敏感

2022-01-21

新型CD40靶向抗体SEA-CD40+化疗+Keytruda一线治疗:总缓解率44%!

SEA-CD40是首个靶向CD40的新型非岩藻糖基化单克隆受体激动性抗体,可靶向激活CD40信号通路,增强免疫系统的抗肿瘤活性!

2022-01-23

DLL4xVEGF-A双特异性抗体CTX-009进入全球2期研究,临床受益率达100%!

CTX-009同时靶向δ样配体4(DLL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

2022-01-24

Cell子刊:普通感冒冠状病毒会阻碍对SARS-CoV-2感染的抗体免疫反应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之前感染导致普通感冒的冠状病毒(下称普通感冒冠状病毒)会阻碍对SARS-CoV-2(造成COVID-19的冠状病毒)的抗体免疫反应。

2022-01-15

GSK/Vir抗体药物sotrovimab 肌肉注射方案在美国提交申请:疗效媲美静脉输注!

2种方式的疗效相似,将为早期治疗COVID-19提供一种更方便的给药选择。

2022-01-19

首个基于CRISPR的高通量COVID-19检测产品!DETECTR BOOST® SARS-CoV-2获美国FDA紧急使用授权(EUA)!

这是第一款基于CRISPR的高通量COVID-19检测产品,将CRISPR与实验室自动化相结合,用于SARS-CoV-2检测。

2022-01-25

ACS子刊:新开发的Immuno-CRISPR测定方法有望更早地检测肾脏排斥反应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和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基于CRISPR的检测方法,它可以灵敏地、无创地检测尿液中的急性肾脏排斥的生物标志物。有朝一日,这可能有助于在不进行活组织检查的情况下,更早地诊断出排斥反应。

202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