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院作物研究员:坚定地拒绝转基因主粮商业化
一、迄今世界上还没有一例转基因作物是增产的 农作物“杂交育种”主要在同属或同科的物种之间,亲缘关系很近,因而融合后不易发生冲突,而“转基因”是不同的类群之间跨物种转换基因。“杂交”在自然界可以自然发生,而“转基因”则是用基因枪法强行注入,把完全不同属不同科甚至跨物种基因强行组合在一起,特别是将某种有毒害的抗虫基因转到食用作物中,难以预期会发生什么危害。
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沙棘、白刺资源高值化利用技术集成及产业化”通过专家验收
2013年1月23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省农林科学院、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青海清华博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青海康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省重大科技专项“沙棘、白刺资源高值化利用技术集成及产业化”进行了验收,青海省财政厅、青海省发改委、青海省林业厅、青海省农业发展银行等单位、有关新闻媒体列席会议。
欧委会积极尝试科研与商业化之间的无缝衔接
根据欧盟一年一度的创新指标数据显示,同世界主要创新国家:美国、日本、中国、俄罗斯和韩国相比,总体上,欧盟的科研力量处于世界最重要的一极,每年产出大量的最新科研成果和高质量的科研论文。然而,欧盟许多优秀的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其商业化或社会化的转化应用比率,远远低于世界主要的竞争对手。而且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Almirall与昆泰签订在英长期商业化合作协议
2012年7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昆泰公司(Quintiles)与西班牙药企Almirall公司宣布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以促进Almirall公司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经新型多剂量吸入器给药的长效型抗毒蕈碱(LAMA)新药在英国的商业化。
我国攻克生物质制备新燃料工业化技术世界难题
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我国规模最大的生物质热裂解液化自动化生产装置28日在长春高新区投入运行。有关专家称,它标志着我国攻克了生物质热裂解工业化技术的一些世界性重大难题,使利用生物质制备新燃料工业化技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据了解,该生产装置每小时投料达1.5吨,年处理能力为1万吨,产能、产品质量与运行的连续可靠性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JNCI:自动化的乳腺密度检测技术可快速鉴别女性高风险的乳腺癌
2013年2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莫菲特癌症中心和梅奥诊所的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计算机算法,可以基于对乳房x光筛查分析来更容易地定量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Teva与BioAlliance就药品Sitavig商业化签署独家授权协议
2012年6月14日,梯瓦(Teva)旗下Abic Marketing公司已与BioAlliance制药公司就药物Sitavig在以色列的商业化,签署了独家授权协议。 根据协议,Teva将支付BioAlliance公司一笔预付款及里程碑款项,同时BioAlliance公司还将有资格获得药品在以色列销售的特许权使用费。 有关该项协议的财务细节未披露。
湖南增2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记者日前从湖南省科技厅获悉,科技部新认定17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中,湖南省株洲国家轨道交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长沙望城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家入围。 其中,株洲国家轨道交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拥有全球最大电力机车总装工位、现代化的转向架制造、大功率牵引电机制造、牵引及电力变压器制造等中心,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轨道交通电机、电控产品、铁路敞车的市场占有量居全国第一。
山西煤化所醋酸加氢制乙醇技术中试成功
日前,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610课题组开发的醋酸加氢合成乙醇技术成功在小店基地完成中试并实现平稳运行,实现了催化剂与工艺的全面验证。这一中试项目规模为50吨/年,采用工业型非贵金属催化剂,醋酸转化率>99.8%,乙醇选择性>99.5%。醋酸加氢合成乙醇是煤经甲醇、醋酸制乙醇技术的核心单元,技术中试的完成,标志着山西煤化所煤制乙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专访Graziella Pellegrini教授:干细胞疗法Holoclar的成功商业化之路
前不久再生医学领域迎来了重要的里程碑事件:欧盟批准Holoclar用于治疗烧伤造成的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