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癌症药市场逼近千亿美元 研发趋于商业化
在全球范围内,治疗癌症的药物都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这一领域属于一个增长最快的经济领域。瑞士的两大制药中心罗氏和诺华是该领域的带头羊。
杨武庆:新技术推动康复医疗智能化应用
8月29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4健康管理高峰论坛"在上海斯波特大酒店进行第二天的会议。来自上海电生理康复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杨武庆秘书长参加了此次论坛,并发表了题为"新技术推动康复医疗智能化应用"的精彩报告。
PNAS:新技术使DNA合成过程可视化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刊登了瑞士苏黎士大学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科学家们研发了一种新物质,可用来标记和观察动物体内的DNA合成过程。该技术的应用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策略。 详细了解动物体内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合成是理解生物系统和设计疾病治疗策略的必要条件。通常,通过人工合成小分子标记物掺入生物体自身合成过程来达到可视化DNA合成的目的。
中化拟与荷兰帝斯曼开展生物技术合作
中国中化集团1月19日发布新闻稿称,本月18日与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在京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目前抗感染业务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生物技术领域的深入合作。 2011年8月31日,中化与帝斯曼就全球抗感染化工原药业务,共同组建了全球第一家商业化生产青霉素药物企业——中化帝斯曼制药公司(DSP),双方各持股50%。
AJR:乳腺癌更高效筛查方法——数位化乳房断层合成技术
近日,一项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杂志上的研究证实:与二维数字化 乳腺X线摄影(DM)相比,用数位化乳房断层合成技术( 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 DBT ) 进行乳房摄影筛检,能得到产生较高的
Agennix公司与Lonza公司签署协议商业化生产口服NSCLC免疫治疗药物
2012年4月12日,Agennix公司与Lonza公司签署协议,商业化生产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药物(Oral NSCLC Immunotherapy)talactorerrin的材料,这是一种可以口服的免疫治疗药物,是人类乳铁蛋白的一种重组蛋白形式。Lonza将利用其位于捷克共和国Kourim市的微生物制造工厂。 人类中,乳铁蛋白的含量很小,在母乳和初乳中浓度最高。
JCO: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限制NSCLC个体化治疗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个体化治疗试验 (IFCT-0801)二期结果发表于JCO杂志,作者 Wislez 博士等探讨了基于EGFR突变状态和ERCC1表达(顺铂化疗缓解的预测因素)的个体化辅助治疗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虽然试验达到了主要终点(超过80%的患者适合在术后2个月内开始辅助化疗),但 III 期个体化治疗试验因EGCC1免疫组化读数的不可靠而取消。
上海药物所中药标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
工程实验室验收现场 5月8日,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会同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组织专家在上海对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牵头建设的“中药标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验收。中科院计财局副局长潘峰及专家组一行和上海药物所所长丁健、党委书记成建军、副所长叶阳以及纪委书记兼副所长厉骏及所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本次验收会议。
是否应该推行转基因主粮商业化?
近日,国务院公布了《粮食法(征求意见稿)》,这是中国首次通过立法对转基因进行管理。从意见稿中看出,转基因技术将会在主粮上受到限制。而美国则将加快转基因作物审批速度。
TG Therapeutics签署Ublituximab的商业化授权
TG Therapeutics公司与LFB Biotechnologies公司及GTC Biotherapeutics公司签署了一份许可协议,有关Ublituximab在世界范围内的商业化授权。 Ublituximab是一种嵌合单克隆抗体,能特异靶向于B淋巴细胞CD20抗原的抗原表位,在多种B细胞增生性疾病治疗中有巨大的潜力。